2023年3月16日
家中小狗一後腿突然無力,行路一瘸一拐,獸醫說可能是關節發炎;食了藥,未見改善。
上網搜查有關狗兒這問題,又發短訊給朋友,說起擔心這毛孩,不久手機收到推介寵物用光療墊,將墊包在寵物腰間可起療效;因擔心墊難固定,掉落後可能毛孩會咬,所以對產品沒興趣。
之後收到另一個寵物用的紅外線治療器推介,大小如一手電筒,紅外光照射寵物疼痛部位,產品說明若紅外光不慎射到眼部,亦不會有害,但始終對紅外線有戒心,也不想購買。幾天後又收到新推介,這次是脈衝電磁墊,毛孩坐或睡在墊上便可以有療效。這產品比前兩個安全,不過沒有信心毛孩會安定坐在墊上,因而亦沒有回應這推介。
外用治療器外,另有食療推介,其中一產品說是由植物提煉的藥粉,宣傳片說寵物服用幾星期便可見功效,買後按指示將藥粉混入食物,毛孩不肯進食。朋友發短訊問成效如何,回應說寵物不肯食,幾天後又收到新推介,這次的藥品是用袋鼠肉提煉,寵物會喜歡食;無回覆後,又收到另一個藥用推介,這次是用噴霧式,將藥液直接向需要治療的部位噴射。
從用家立場來看,推介十分體貼,從較廣的角度看,商界有能力精準將產品資訊送到潛在用家,比漁翁撒網方法有效。不過始終不十分清楚,自己是怎樣被這些商品盯上了,唯一想到的是,與朋友在手機通訊和在網絡上的搜查,被人截取了。
無論怎樣,「老大哥在背後看着你」的感覺不良好;私隱,在電子世界是不存在的一件事。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