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
馮進財不會紅,馮德倫會。廖洋震不會紅,言承旭會。改名很重要,連餐廳老闆都深明這個道理。
內地一個網民寫,某年他去北京遊玩,在一間餐廳點菜時發現其中一道菜的菜名非常特別,叫做「捨得」。由於其他菜名全部很平凡很正常,唯獨這一道用上禪意名稱,立刻引起他好奇。細看菜名下的介紹,原來只是普通「上海炒青」(炒青江菜/小棠菜),不過售價要一百元人民幣。他恍然大悟,啊,難怪叫做「捨得」。
菜牌上的菜名,花點心思,搞些新意,倒不只是純粹令顧客印象深刻,或者博大家一笑。先敬羅衣後敬人,有時放在食物上也一樣。康奈爾大學一項研究指,菜名能抓住顧客注意力,而在菜單上對一項食物有詳細介紹,更可以提升三成銷量,因為顧客直覺認為餐廳放了更多時間和心思在這項食物上,肯定物超所值。
另外有一項實驗,要受試者試吃兩款朱古力布丁。實際上,兩款布丁是一樣的,只是命名有別,一款叫「朱古力布丁」,另一款叫「綢緞軟滑朱古力布丁」。結果受試者對後者評價明顯較高。
所以「捨得」花一百元吃一碟炒青菜,一定會覺得它比平日吃的更美味吧?
「粵式情話」、「雨果的預言」、「這夜星火燎原」、「來自右背後的擁抱」、「將靈魂作為禮物」、「色盲的富士山」、「故意留給你的把柄」,猜到是什麼嗎?這一次,並非菜名,而是台灣兩間網上時裝店的裙子、風衣、套裝等名稱。絲質上衣配貼身鉛筆裙是「粵式情話」,皮革拼接雙色風衣是「色盲富士山」,黑白蝴蝶結連衣裙是「將靈魂作為禮物」,後面繫帶條紋長襯衫是「故意留給你的把柄」。
文青找工作,除了書店、藝術館和咖啡店,還有一個選擇——為網上時裝店服飾改詩意名稱。有用嗎?看,我不是被吸引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賣色彩的女孩 |
上一篇: | The Dutch Ho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