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環保及新能源行業繼續受到政策支持,光伏概念股昨天有炒作,晶澳科技(002459.SZ)升超過半成。該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組件生產和光伏電站營運,去年業績強勁,盈利飆逾倍,值得留意。
晶澳科技的主要業務為光伏發電,包括矽片、電池、元件及光伏電站。該公司在全球擁有12個生產基地,產品足跡遍布135個國家及地區。截至去年上半年,該公司整體營業收入中,境內佔比為67%,境外則佔33%。
元件生產規模居全球前列
作為光伏元件龍頭,晶澳科技的相關生產規模自2012年以來一直穩居全球前十位。2021年,該公司在元件市場中,全球市佔率達14%,截至去年第二季,其組件累計出貨量突破100吉瓦(GW),N型電池在建及規劃達67GW,均處於行業前列。
近年在政策支持下,光伏行業增長迅速,為業內企業帶來巨大機遇。市場預期,2022年至2023年全球新增裝機分別達256GW及375GW,按年增長49.7%及46.5%;到2025年及2030年,全球光伏裝機將分別達到592及1509GW,長期空間廣闊。
2006年,晶澳科技第一條光伏電池產線實現盈利,在2010年成為電池出貨全球第一。預計到2023年及2025年,該公司的N型電池市佔率將分別接近30%及50%,在N型新技術+矽料降價的趨勢下,元件盈利前景值得憧憬。
晶澳科技近年發展一直強勁,2019年至2021年,其營收從211.6億元(人民幣.下同)漲至413億元,歸母淨利潤從12.5億元增至20.4億元。該公司財務管理一直穩健,是唯一一間13年來保持經營性現金流為正數的組件龍頭。
券商薦買 股價睇升六成
該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8億至56億元,按年急升135.45%至174.69%;扣非歸母淨利潤48.2億至56.2億元,飆160.99%至204.31%。其中,第四季度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5.8億至23.8億元,按年增長105%至209%,按季則跌2%至48%,優於市場預期。
東吳證券近日發表的報告預計,晶澳科技2022年至2024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3.1億、92.3億及124.8億元,按年上揚160%、74%及35%,對應每股盈利2.25、3.92及5.3元。
考慮該公司品牌及管道深厚、N型電池技術領先,東吳證券給予其2023年25倍預測市盈率,對應目標價97.9元,維持「買入」評級。
該股昨天收報61.11元,升5.4%,距離目標價仍有六成的潛在上升空間。光伏股近期表現不算突出,昨天才在兩會利好消息帶動下出現較強升勢。在強勁業績、政策推動,以及資金流入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該股有望進一步突破。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國消費反彈 復甦力度符預期 |
上一篇: | 兩會暫欠驚喜 大市料略回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