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
電腦搜尋器輸入「通」字,搜出的首三項資訊依序是「易通行」、「通才計劃」和「通關」。通關是香港復常路上的火車頭,近日銅鑼灣、尖沙咀和旺角等地車水馬龍,酒樓食肆旺場,相信是通關帶動,應該位列榜首,反被負面新聞多多的「易通行」和「通才計劃」分別霸了首次兩位。
政府實行「易通行」目的是,所有汽車經收費隧道不用停車繳費,藉此改善隧道一帶道路交通。《不停車繳費條例》及《道路交通(繳費貼)規例》等「硬件」,已在二〇二一年十一月生效;今年一月六日運輸署宣布,「易通行」於二月二十六日率先在青沙管制區實施,之後才發覺配套多處有甩漏,運輸署署長公開道歉,並將首階段實施日期推遲多月。
「通才計劃」下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是行政長官李家超「搶人才」的亮點。由於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受學術界指摘有違社會倫理的內地科學家賀建奎,早在二〇一八年被英國科學雜誌《自然》稱為「基因編輯流氓」,而且在內地因非法行醫而判刑,這位「知名」科學家,竟獲得政府垂青,有意「搶」來香港。經傳媒報道後,勞福局和入境處才如夢初醒,急急補鑊,要求申請人填報是否有刑事定罪紀錄,官員並在一輪自我檢討後,才發覺其他多項輸入人才計劃,亦可能有類似漏洞。
行政長官說他會動用「紅隊」,對政府措施進行自我測驗,消除甩漏後才會推出。不知這兩「通」措施,是因為「紅隊」通通未盡全力,還是政府是是但但的工作文化和陋習,仍然行得通呢?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