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25日

高潔 花都拈花

略薩:法國成就了我

「深院抄書桐葉雨,曲徑尋句藕花風。」乍讀此書齋楹聯,啞然失笑。壞鬼書生於風雅舒適中,混名求利,本無不可。然則真正成就為好作家,「筆墨隨時代,文章寫春秋」,多少要像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作家詩人略薩(Mario Vargas Llosa)那樣,先窮而後工……

這幾天,被視作親法派、法語系的略薩,天天熱鬧於法國所有主流報刊。是啊。法王路易十四創立的法蘭西學院,文學院2月9日正式迎來秘魯文豪。全身金線綠葉綉鑲邊翰林禮服、腰間佩劍。古風翩翩地坐上第十號寶座——已故大翰林Michel Serre殞世空出來的。人家捧了諾貝爾,再在八十六高齡廁身法蘭西文學院院士,豈僅是「錦上添花」,這是致敬法蘭西文明的滋養!

1936年出生於秘魯首都利馬,略薩在士官生軍校度過苦悶少年期。正是法國人,先他而發掘了拉丁美洲文學,包括他的老友、哥倫比亞文豪馬奎斯。「因此這是虧了法國,我發現了拉丁美洲的另一臉孔。各國共通的問題:軍事政變可怖的遺產、發展遲滯、游擊隊、大眾共享的自由美夢。」太矛盾了,「在法國,我開始感覺自己是個秘魯、拉丁美洲作家!」

新翰林在法蘭西學院典禮的致詞,生動富激情。他像所有左傾青年一樣,短暫加入過秘魯共產黨;多虧了學習法文,直接閱讀存在主義諸家沙特、卡繆。「他們在共產主義主宰、莫斯科操縱的拉丁美洲,把我從斯大林主義拯救出來。」

五十年代,他在巴黎生活多年。從派報紙、中央市場扛貨物謀生開始;漸漸進法新社、法國廣播電台當新聞記者。「是在巴黎,我成為作家。」抵達花都第一晚,他在拉丁區「閱之愉悅」小書店,買了第一本福樓拜名作《包法利夫人》。此後畢生浩如煙海的小說、劇本、隨筆、文學評論、政論雜文,「都因為第一次從福樓拜筆墨中,知道文章是可以這樣寫的。」他被譽為「結構寫實主義大師」。

諾貝爾評委評語:「他對權力結構的描繪,以及那反抗、起義、失敗的犀利印象。」早在2016年,略薩就作為罕有在生時、進入法國「七星(Pléiade)文庫」的作者。眼下書架上熱門的是他的《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The Way to Paradise)。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