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
過去3年多,香港人經歷了染疫、隔離、喪親、失業、結業、失學、財富縮水等各種令人沮喪的遭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公布《財政預算案》,他指受到市民隨着疫情過去開懷起來的情景觸動,想出舉辦一系列「開心香港」活動,透過提供更多吃喝玩樂機會,為香港人添喜添樂。
「開心香港」活動也許會為香港街頭增添色彩和熱鬧,刺激本土經濟,筆者不反對。惟一朝半夕的消閒和消費,對165萬貧窮人口(政府2020數字)來說並無多大意義,政府要根本改變他們的經濟和社會狀況,才能令他們真正天天開懷。
財爺當然明白市民對今年《財政預算案》推出各種利民紓困措施的訴求,可是現今政府財政狀況卻陷於兩難處境,雖不能「觀音開庫」影響政府財政穩健甚至國際信貸評級,亦不至於必須「閂水喉」招民怨,結果財爺四両撥千斤,以「應使得使」和「睇餸食飯」為護身符,先以大局為重,為對接國家發展策略,特區政府落力注資發展香港成八大國際中心,開拓香港經濟未來。至於利民紓困,以往數年所謂一次性惠民的「糖」雖然繼續派,但份量卻「慳得就慳」。
對基層勞動市民、或長時間依靠公共醫療專科服務的長者、或望「上樓」等到頸都長的劏房居民,比「糖」更重要的是保障勞工權益、便捷公共及資助醫療服務和可負擔的居所。《財政預算案》對這幾方面的論述,跟去年10月行政長官發表的《施政報告》有關內容大同小異,較突出的是,政府為減輕一般家庭購置物業自住的負擔,調整買賣或轉讓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2標準稅率)稅階,即日生效。視乎所涉樓價,準買家可省回數萬元的稅項。有人說這舉措沒什麼大不了,但對早已決定短期內置業的市民而言,能享受這筆windfall也是一個開心的喜訊。
另一項《財政預算案》宣布的新猷是提高每個私人發展項目能受惠的安老院舍面積,並考慮進一步寬免該等樓面計入項目可容納的最高樓面面積,試行3年,希望能夠增加優質私營安老院的供應。其實,現時私人發展項目內興建安老院所涉及的樓面面積地價已獲豁免,不過未見政府公布至今批出多少此等項目。政府要提供更多誘因,可能是發展商覺得安老院設於私人屋苑內會影響屋苑住宅單位的樓價,亦會有其他麻煩(例如救護車進出屋苑),故此縱有寬免安老院地價的誘因仍興趣不大。
特首李家超強調施政是以結果為目標,良政善治的結果之一是市民快樂幸福。根據聯合國《2022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涵蓋的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幸福指數排名榜上,香港名列81,低於排名26的台灣、27的新加坡和72的中國。決定指數的成份雖不包括良政善治(估計因涉及主觀評價),兼且指數是基於2019至2021年香港受社會動亂和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時收集的數據制定,但對評核特區政府為香港人謀福祉成效,不失其參考價值。
下月聯合國將發表2023年《世界幸福報告》,由於當中幸福指數是基於本屆政府上任前的數據計算出來,香港今年的排名高低不該算在李家超頭上。我們還要多等兩三年,才能知道李家超政府的管治,包括他始創在全港十八區成立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是否成功協助香港人登上「幸福摩天輪」,豐富「香港故事」的內容。
劉勵超 地政總署前署長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居屋2022七個全新屋苑售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