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11日

洪龍荃 財智博立

審視中國電動兩輪車前景

每當提到電動車,首先想起的必定是Tesla、比亞迪(01211)或者一眾造車新勢力。但是,相信不少投資者未必留意過電動兩輪車的雙寡頭如雅迪和愛瑪。單計2021年前,電動兩輪車在中國的銷量高達4100萬輛,其中雅迪和愛瑪合共擁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兩家公司的市佔率及利潤亦隨着集中度提升而逐步走高。2016年在港股上市的雅迪 (01585),股價從IPO起計,逾6年間更上升超過10倍。

實際上,電動兩輪車也曾經歷過一段行業廝殺,不過多年來隨着國家對行業推出不同的新標準(如2019年推出的「新國標」),一些不規範生產的玩家已被陸續淘汰,剩下的龍頭玩家也在提升生產質素和品牌實力,令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電動兩輪車生產商已從「新國標」推出前的數千家,驟減至目前不足百家。

尋求新增長靠外闖

從兩家龍頭近年的財務報表上可以清晰看到,他們的規模持續擴大、毛利率逐年提高,單價也受惠於高端化和品牌效應而上升。這一方面既受惠於「新國標」在部分區域逐漸落地推行,帶來了置換的新需求。因為「新國標」針對電動自行車有明確的限制,重量小於55kg,最高時速小於25km,重量的限制實際上是在倒逼中小企業用鋰電或更有利的技術創新。可是,基於成本考慮和研發能力,中小企業根本很難做到。

雙寡頭雅迪和愛瑪則透過技術創新,以產品換代升級的方式去提升品牌實力和單價,因而能享受很不俗的增長。受疫情影響,「新國標」在不同地域的執行有所不同,某程度上延後及平滑了整個置換需求,市場估計中國電動兩輪車在未來幾年的增長將介乎6%至8%之間。

除了國內市場外,電動兩輪車「出海」也是一個被熱烈討論的概念,因為市場也擔心中國市場總有一天會變為「存量市場」,要想尋求新增長曲線必須外闖。其中,東南亞、印度等地是全球摩托車或兩輪車保有量最高的區域,是當地人主要的出行方式。

然而,我們對「出海」的概念存有一定懷疑,原因是當地品牌實力未必弱,加上應該已經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同時,這個行業本身門檻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新競爭者較難挑戰現存龍頭的地位,中國的過江龍要打敗當地的地頭蟲絕不容易。

總括來說,電動兩輪車跟新能源車是截然不同的故事,吸引場內資本的特點也很不一樣。後者是以「破壞性創新」、新興行業來吸引着眼於增長故事的投資者;相對地,電動車兩輪生產商的估值應對標工業股,而不是簡單地對標新能源車行業,較適合偏好穩定業務的投資者。

筆者或其客戶持有比亞迪及Tesla,並隨時買入或賣出

作者為博立聯合創辦人、基金經理、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