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1日
每年的1月至4月初正值流感高峰期,加上近日疫情反覆,乍暖還寒的天氣亦使慢性病發作機會增加。求診人數急升,醫護人手不足,對於本港醫療系統可謂百上加斤。根據醫管局統計,2019年至2020年急症室服務平均輪候時間達到277分鐘,專科服務的輪候時間更以年計。
涵蓋範圍全面 可護終身
為鼓勵市民透過住院保險使用私營醫療服務,提升個人健康保障,自願醫保計劃在2019年應運而生。只要購買認可計劃,投保人及家屬更可享每年上限8000元的稅務扣減,不設家屬人數限額。作為精明消費者,不妨了解不同自願醫保的特點,考慮各保險公司提供的額外保障,因應需要為自己和家人選購一份全面及靈活的計劃,加添一份安心。
香港作為最長壽地區之一,男性平均預期壽命是83歲,女性更達88歲。自願醫保屬終身醫療保障,受保人可獲保證續保至100歲,部分產品更不設終身保障限額,可補足傳統保險計劃的缺失,讓投保人獲取更可靠的保障。
計劃另一特點是疾病保障範圍全面,尤其對未知疾病的保障。大部分醫療保險計劃均拒絕保障在投保時未知的已有疾病,即受保人於投保前不察覺或沒有出現明顯的病徵或症狀,或未向醫生求診或治療的疾病,自願醫保卻能保障投保人,在合理情況下並未得知的任何病徵或症狀,仍然可獲取部分或全額保障(第二年25%、第三年50%及其後的100%)。此外,保障計劃更會延伸至癌症治療,如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荷爾蒙治療,讓投保人即使面對本港「頭號殺手」,也能獲得最佳的看顧與診治。
部分計劃提供「出院免找數」
除了自願醫保標準保障條款,為鼓勵市民透過計劃享有更優質的醫護服務,一些保險計劃更會提供升級及額外保障。如日間手術保障及現金津貼,涵蓋日症病人於醫療診所、日間手術中心或醫院進行的外科手術,受保人完成手術護理後即可索償,有一些保險計劃更提供額外的現金津貼,保障變得更廣泛便利。
若有住院療養的需要,有些計劃更可全額賠償主要住院費用,涵蓋受保人住院的雜項費用、專科醫生費、外科醫生費、麻醉科醫生費及手術室費用。有保險公司更提供全球入院付款信用保證,只須在入院前預先向保險公司申請,一經批核,保險公司會根據受保人的保單保障範圍,直接付款予醫院、醫生或其他服務供應者,讓受保人在入院或出院時都毋須即時付款,真正做到「出院免找數」,讓投保人專注於復康之路,免卻財政壓力。
另外,香港的打工一族大多獲得公司提供團體醫療保障,有些自願醫保計劃會提供第二索償現金津貼。即使投保人已向其他保險公司提交索償,投保人可向保險公司申請餘額索償,並享有現金津貼保障。
作者為三井住友保險首席營運總監。他為《信報》/信網撰文,分享對保障的見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購書以明志的窮學者 |
上一篇: | 兔年復常 調整積金組合洗頹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