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11月15日,周二。中港股市近日好消息接二連三,優化措施展露內地防疫鬆綁苗頭、中央積極出招挽救樓市、「習拜會」後中美關係擦槍走火爆發衝突風險大減,就連股神畢非德也打敲邊鼓助興,歷來首次買入寶島股王台積電,一擲就是50億美元。
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有句名言:「當事實改變了,我的想法也會跟着變。先生,你呢?」(When the facts change, I change my mind. What do you do, sir?)不知是否受到凱恩斯金句啟發,今年一直看淡港股的大摩轉軚調升恒指目標,明年底基本情景(base case)預測為18200點,與10月底估計明年中見16900點相比,上調近8%。然而,恒指周二收報18343點,已超越大摩明年底基本情景目標,且看一座座壓得港股喘不過氣來的「大山」逐漸移除後,恒指能否朝着這家美資大行最牛目標(樂觀情景)進發,不出一年重上二萬二水平。
從市場尋找證據
話說回頭,「事實」不停在變,內地最新公布的10月份經濟數據全線遜於預期,大行隨即調低全年GDP增長預測。對投資者來說,哪些是訊號(signal),哪些是雜音(noise),分辨往往甚難,凱恩斯金句雖充滿智慧,但在操作上如何應用,每個trader都有自己的心得,回望曾經做過的決定,「故事」隨時天光都講唔完。
不過,有些事實還是要尊重的。一個月前,美股只有一個板塊(能源)高於200天牛熊分界線,兩周後再添一員(健康護理),現在已多達五個,新增三板塊為金融、工業及物料。在諸事不明朗的今天,論者對後市眾說紛紜,既然風險因素不可能消除,這個時候更要從市場中尋找證據,搵嘢嚟買定搵嘢嚟沽,由個市告訴大家。
美股愈來愈多板塊收復牛熊線,說明重拾中長期升勢股份與日俱增,更重要的是,標普500指數10月12日雖見過3577點(收市計)低位,跌穿夏季反彈起動前的底部(6月16日3666點),但紐約證交所創52周新低股份數目早在6月16日當天見了頂,屈指一算已是五個月前的事。
由此可見,美股夏季以後雖因消息面陰晴不定而持續波動,美銀環球基金經理調查遲至上月仍顯示專業投資者現金水平高達6.3%,審慎程度較金融海嘯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惟華爾街市底實已靜悄悄地改善。
百元跌剩13蚊
弱勢股跌唔落自屬佳兆,可是對那些從高位累瀉八九成的股份而言,莫說反彈一倍,翻多幾番恐怕都未見家鄉。近日在一些亞洲財經網站看到昔日愛股冬海集團(Sea Limited)的消息,雖早就一股未持,畢竟「感情」難斷,禁不住望了兩眼。
話說,冬海股價曾在不到兩年間飆近9倍,但過去一年呈斷崖式暴跌,從去年11月約360美元挫至目前不足50美元,累計瀉足87%,創辦人李小冬身家由頂峰220億美元劇烈萎縮至僅30億美元。爛船還有三斤釘,李氏財富即使每百元跌剩13蚊,也非常人所能企盼,不過曾經貴為新加坡首富的他,感覺跟一般冬海「苦主」總有點分別吧。
投資市場之所以殘酷,皆因過去的決定得由今天發生的事來評價,Facebook如此,冬海亦然。前者約一年前易名Meta Platforms後,好運行到盡頭,股價自高位回落近七成,上市10年從跑贏標指十條街變為輸凸。
猶記得,冬海炙手可熱的兩年,集遊戲、電商及數碼金融於一身的商業模式有口皆碑,被誇為騰訊(00700)與阿里巴巴(09988)混合體,在分析員眼中屬非持有不可的神股。
「信念不足」避過一劫
老畢當時最大的遺憾是捉到鹿唔識脫角,因「信念不足」唔敢落重注買入長揸,只不斷以衍生工具密食當三番,最後雖忍唔住於去年底摸頂買入正股,但信念不夠堅定注碼有限,發現唔對路也能及時止蝕落車,否則期權操作贏埋贏埋唔夠一鋪輸。
這個親身經歷說明,事實改變了,曾經的遺憾最終幫助自己避過一劫;反之信念愈強愈瞓身,後果不敢想像矣。When the facts change, what do you do sir?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百勝中國疫市擴張 伺機分段吸納 |
上一篇: | 香港股市上日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