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12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不一樣的體驗學習

學習科學的根本,是人的活動決定人腦的發展,產生人的知識。因此,人的經歷,是學習的根本。筆者近日的所見所聞,說明香港的學校,已經展開了新的一個學習光譜。這是一個體驗學習的光譜,可以有三條線索。一、從學校的課內活動,伸展到校園的課外活動。二、從「實習」、「見習」的概念,進展到廣義的「工作體驗」、「創業」。三、從學校主動,到校外機構發起,到個人或者小組探索。

第一、一場音樂會。最近聽了一所學校的音樂會,那是不同節目的三天之一。不無震撼。就音樂本身,其技術水平與藝術造詣,起碼與專業樂團、合唱團不相伯仲。

事後了解,這所學校,中小學加起來,有七個樂團、八個合唱團。其餘還有許許多多小型的合奏組織。最引來震撼的,是一個由七人組成的弦樂四重奏,和一個木管五重奏,難度都非常高。每一位成員,都是出色的演奏家;其融入、表情、默契,揮灑自如;根本想像不到這是學生。即使是大型的樂團演奏,也是如此。須知,這些都是在疫情之下,停課的夾縫裏面排練出來的。而這所學校,在體育與學習方面,也毫不遜色。

筆者不禁想,這樣的經歷,必定影響學生的終生。他們也許不一定把音樂作為自己的事業,但是音樂鍛煉和演出,帶來的是綜合了技術、藝術、合作、情感、協調等等複雜的經歷。而這裏面的體驗,是正規的課程裏面難以找到的。課外活動,是一種難以取代的有體驗學習。

課外活動,難得的體驗

第二、一所中學,四年前瀕臨關閉,學生很少。近年因為領導的變動,徹底去除了頹勢,教師和學生,面貌一新。校內的建設,莫不為學生的未來做準備,但又不一定是為了特定的就業目標。走進這所學校,就覺得彷彿進入了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生活在校園,本身就是一種體驗。正在建設一個樂齡科技實驗室,校長覺得,老年長者將會愈來愈多;學會為長者服務,學生一定終生受用。將會邀請社區的長者參加,既是服務對象,也是學生的老師。寓學習於服務,「服務學習」,已經在許多學校出現;或則為長者院舍服務,或者為本區弱勢社群服務,甚或到國外為貧苦族群服務。到許多學校,都會展示這些活動而自豪。而且,疫情之下,沒有停頓。

第三、一個機構,專門為15歲「學業不逮」的少年,在校外組織、商店、部門做短期的工作。開始的時候,人數不多,提供機會的校外機構也不多。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每年吸收了四百多名學生,而且吸引了幾百個商戶與機構,志願為這些學生提供工作體驗。開始的時候,項目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就業的機會。

實施下來,這些經歷雖然有時候會有利於就業,但主要並非為了熟悉行業與職業,而是在工作過程中,獲得了學校考試測驗以外的經歷,例如基本的衣着、禮貌、準時……,也學會負起責任、與人合作、不恥下問……;而且也感受到成年人對他們的關心、耐性、期望。也從而煥發出自己在學業以外的潛力,增加了自己在人生路上的自信心。幾乎每一名少年,都有類似的收穫。值得的注意的是,提供這些經歷的機構和商戶,都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貢獻給下一代。社會的這種潛力,非常了不起;不是用利潤、回報、聲譽可以解釋的。

第四、一個機構,專門為15至25歲的少年,提供社會創業的培訓經歷。他們幫助這些少年,設計及構思項目,教寫建議書,申請基金。短短2年內,已經成功獲社創基金資助開展50多個項目,都是既有創業的經歷,也有為社會弱勢謀福利的目標。這個機構,就是拓寬了就業的意識,而讓青少年嘗試創業;既然是創立社企,就不止需要有盈利,而且所得可以用於社會。這就不只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要經歷許多挫折與失敗,而且摸索和樹立為社會服務的志向。這個機構所做的,正在靜悄悄地形成一種社會運動,他們是進入主流的商業化社會,但卻創造出主流市場以外的存在方式,而且服務於弱勢社群,照他們自己的說法,這是「還原人的基本價值」。這是一種高端的體驗,與耿耿於懷於一份好職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實際工作,重要的體驗

第五、一所中學,介紹給筆者的時候,是「他們不考DSE!」原來他們全校都是SEN,即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但都不是表面看得出來的,行動也沒有主要障礙。但是一開口就知道他們遇到的困難。有言語的、情緒的、閱讀的、自閉的……。學校努力為他們進入社會作準備,瞄準資歷架構(QF)第二級。一方面是為他們提供各類可能就業的的技能,例如裝修,有20多位教師專門去接受裝修培訓,然後用他們特有的、對學生的了解和耐性,轉授給學生。另一方面,由於他們的特殊情況,沒有與人相處的經驗,往往上班不久就不被僱主接受,因此在校內設下模擬工作環境,例如小餐廳,讓學生在模擬的環境下,熟悉工作程序,也增加心理準備。沒有這種體驗,這類學生就永遠關在學業成績的牢籠裏,永遠沒有成功的經歷。到這學校參觀,不只是為學生的努力而高興,也會為教師的熱忱所感動。與中國傳統的教育心態相反,學生的每一分進步與成功,都會為教師帶來欣喜和鼓舞。這不應該是教師的專業良心嗎?

第六、有一群學生,大多數是香港國際學校的學生,高中時自動組織起來,希望為弱勢的學生創造良好的就業前景。他們有些正在進入大學,仍然念念不忘這份使命,還不斷到各處虛心請教。筆者為之動容。他們的使命,實質是什麼?最終目的是什麼?當中有哪些里程碑?開始從何入手?他們都在探索。他們逐漸悟出,體驗是認識問題的關鍵,他們的發起人,還特意休學一年(gap year),回港在一家美式快餐店打工。他們探索的問題,許多成年人以為自己早有答案。其實,這正是年輕人值得我們成年人追趕的一面。後生可畏!

職業培訓,如何看體驗?

第七、職業訓練局(VTC)是香港引為自豪的機構之一。四五十年前,VTC就是以迅速配合勞力市場而在國際上頗負盛名。VTC的工作,幾乎可以涵蓋所有與職業有關的培訓。香港與其他資本主義社會一樣,目前面臨「有人冇工做,有工冇人做」的奇異景象。新聞報道,僱主都在增加培訓機會,作為吸引人們入職的方法之一。

另一方面,僱主又普遍希望VTC提供更多的電子技術培訓。在西方,普遍地也有一種趨勢,認為提供職業培訓,是增強經濟的有效手段。

即使在職業教育不太受重視的美國,最近也興起振興職業教育的呼聲。但是職業教育的性質,更加需要有更多體驗學習的成份;學生如此,教師恐怕也是如此。而這種體驗,是由培訓機構提供?還是由僱主提供?是一個需要有新答案的老問題。在新常態之下,善於自我更新的VTC,相信會逐漸創出新型的職業教育模式。不過常態還在不斷改變,需要有耐性,急不來!

本文旨在說明,體驗學習已經逐漸在擴大它的「領地」。傳統的「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的劃分,已經不頂用,因為兩者基本上都是課堂傳授。筆者目前的認識,廣義的教育,體驗學習將會逐漸佔一個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社會體驗。這也是人類回歸到學習本質的方向。如此,則學業成績驕人的學生,也許更需要多一點社會體驗。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