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23日

辛思維 冷熱財庫

染疫人數續攀升 防控思維宜調整

已打了4針新冠疫苗的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宣布確診,不斷變種的病毒令疫苗失去了預防作用,各國疫情均見反彈,本港近日確診個案亦增至4000多宗。面對傳播能力更強,但毒性較弱的Omicron,嚴防死守並非良策。顧及經濟發展的情況下,近日多名港大專家提出的「混合免疫」似乎值得支持。

嚴防Omicron效益不大

本以為只會維持數個月的新冠肺炎疫情,結果拖了兩年半依然未消退。市民由最初抗拒打疫苗,到逐步接受,但結果打了3針甚至4針的人依然躲不過疫情。部分疫苗推出之初宣稱有九成預防率,惟病毒不斷變種,如今各款疫苗最多只能做到九成防重症而非防感染。

打了4針的拜登日前中招,完成兩針疫苗注射率接近九成的香港,最近疫情再度反彈,每日新增4000多宗。有報道指出,日本計劃秋季開始推動第五針的注射。在疫情遲遲未退之下,大家似乎只能打完一針又一針。

大部分市民樂意接受打針及戴口罩等措施,惟堅守了兩年半後仍沒有看到盡頭,令人感到氣餒。對於餐飲、零售及旅遊業來說,許多已陸續結業,剩下來的企業經營狀況亦十分艱難。

面對傳播力極強,但致命率不高的Omicron,嚴防的效益不大。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多名專家近日提到,本港應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透過低度傳播產生自然感染,加上市民疫苗接種比率不斷提升,預期冬季前社會可以產生「混合免疫」,避免醫療系統再度崩潰。

港府似乎不願意接受此番提議,多番強調不會躺平。事實上,「混合免疫」並非躺平。在死亡風險不高的情況下,讓部分市民透過染疫取得免疫能力,對市民的健康影響不大,對社會整體而言卻帶來較明顯的利好。

「混合免疫」並非躺平

既然無法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本港實應該考慮先打開對外的大門。以香港當前的疫苗接種水平看來,目前有條件進一步對外開放,讓香港與國際的往來更便利,進一步推動經濟復甦。

習慣了嚴防死守,要改變思想,重新開放或不太容易。經歷兩年半的抗疫之路,又有誰想像到繁忙的香港機場亦會「拍烏蠅」。改變需要勇氣,內地對開放仍有疑慮,香港或可以再次發揮示範作用,以內地日後全面開放作為參考。

幸好航運業近期逐步放鬆,捱了好幾年的國泰航空(00293)近期終於迎來反彈【圖】。然而,入境隔離政策未變,市場需求未回到正常水平,相信航空及餐飲零售業還要捱一段時間。

新冠肺炎在全球逐步變成如流感般的風土病,香港及內地政府若能及早接受此現實,相信今年底香港全面開放,明年初內地亦逐步開放的可能性甚大,值得期待。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