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13日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

頑石衍生的煩惱

夏天炙熱,對於需要經常戶外工作的推銷員Sindy來說,排汗多、飲水少,每天只如廁兩三次已習以為常。有時候她因在外找不到乾淨洗手間而憋尿,甚至乾脆不喝水!近來,她感覺小便時持續疼痛,腰背部和腹側不時陣痛,漸漸痛楚擴散至下身,唯有匆匆求診。醫生為Sindy進行超聲波檢查,發現她患上了腎結石。

「醫生,女人也會患上腎結石?」Sindy得知自己病情後大感詫異,因為聽聞女士較少會出現腎結石的問題。其實近年男女的發病率已逐漸相若,且均好發於20歲至50歲之間。腎結石是一種由於尿液中的鹽份或化學物質過量而引致的泌尿系統疾病,主因多跟飲食習慣有關,例如Sindy攝取水份不足,導致排尿量少,便無法將積聚體內的廢物排走;若平日飲食偏好高鹽和高蛋白質,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事實上,結石除了於腎臟積聚形成,也會出現在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不同部位,統稱為尿路結石。若腎結石體積較小,不一定會引起任何症狀,只有在造影檢查時才會偵測得到。但如果結石體積變大或從腎臟跌入輸尿管而造成堵塞,不僅會令患者因腎絞痛導致嚴重腰痛,更可引致尿路感染發炎、排尿困難、血尿或發燒等情況。另一方面,泌尿道反覆感染的患者也會較易患上結石,因為尿液的酸鹼度會受影響,從而降低代謝物質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增加沉澱形成結石的機會。

筆者不時在本專欄提及女士兩大護身訣竅──補充足夠水份和不憋尿,以保持排尿暢順,這不但有效預防泌尿道感染(尿道炎及膀胱炎)等婦科煩惱,還可減低患上腎結石的風險。惟結石的復發率相當高,應先從飲食習慣着手調整,如出汗多便需增加飲水量、減少進食含多草酸的食物,例如咖啡、濃茶、花生或果仁,亦要避免攝取過量鹽份、蛋白質,以及含高嘌呤的海鮮、動物內臟等容易引致結石的食物。

作者為婦產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減低女性患腎結石,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穎賢醫生最新著作《婦科煩惱答問書》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