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2月25日

梁天卓 經濟3.0

派錢推高老人疫苗接種率

前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來年的預算案,一開始就提到新一波疫情對本地經濟的影響:「過去一個多月變種病毒來襲,形勢急速逆轉,病毒擴散速度之快、影響程度之深,對很多市民的生活和工作、中小企的經營造成沉重打擊,削弱了大家對前景的信心,社會上瀰漫着憂慮和悲觀的情緒。」

正因如此,這次預算案在抗疫和紓困方面着墨不少。在抗疫方面,政府將撥約220億元加大檢測力度,以及60億元增購疫苗;在紓困方面,減稅、退差餉、發額外綜援這些「例牌菜」當然少不了,另外去年推出過的電子消費券今年則「加碼」至1萬元。

抗疫主力應提高接種率

我絕對同意政府在這時候推出一些抗疫和紓困的措施,我和兩位《經濟3.0》的欄友很多年前就已是「全民派錢」的支持者。問題是,這份預算案在抗疫和紓困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嗎?

在抗疫方面,目前本地的數據顯示,疫苗應該有一定作用。根據有線新聞的「疫情速報」,現在Omicron的第五波疫情死亡率暫為0.3%,其中沒打針而又確診的死亡率為0.54%,有打針同時確診的死亡率為0.03%,兩者相差18倍。

當然,分析這數據時要小心。首先,有打針和沒打針的並不是同一群組。前者可能本身更健康,亦更少長期病患;另外,就本地的情況而言,後者更多的是老人家,他們在確診後的死亡率本身就更高。

不過,歐美國家和地區的數據都顯示,即使是同一年齡層的比較,有打針的確診死亡率是明顯比沒打針的要低。兩星期前我提到,澳洲的CoRiCal(COVID-19 Risk Calculator)早前利用最新的數據(九成Omicron,一成Delta)更新各類人口(不同年齡層、性別以及接種疫苗與否)感染疫症後的死亡率。數據顯示,在所有年齡層裏,接種疫苗的死亡率都遠比沒有接種的要低。即使是在一星期之前才接種復必泰(或輝瑞)疫苗,確診後的死亡率仍比完全沒有接種要低80%;而如果已接種完3劑復必泰,確診後的死亡率更比完全沒有接種的要低95%!

就香港的情況而言,這數據的含意有兩點。首先,對九成已起碼接種1針的60歲以下人口來說,確診Omicron變種的死亡率本身並不高(即使沒有接種疫苗,每1萬名確診者中,亦只有介乎0.1至11人死亡,即0.001%至0.1%之間)。

另外,Omicron變種對還有超過四成未曾接種疫苗的老人家的殺傷力似乎仍然不小:對70歲以上的長者來說,接種3劑復必泰疫苗後確診的死亡率「只有」0.18%,遠低於完全沒有接種的老人家的3.6%死亡率!換句話說,與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再推高60歲以下人口的接種率,想辦法推高長者接種率才是正道。

袁國勇醫生在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一味搞清零」並沒有用,強調清零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為大家爭取時間接種疫苗,只有在疫苗接種率足夠高的時候,本地才可以完全解封。我不知道袁醫生的言論是否代表政府的想法,亦不知道疫苗接種率要有多高才可以完全解封。

谷針再解封才是紓困之道

不過,假如政府真的只有在老人家接種率達至某一程度,例如八成甚至九成,才會考慮解除各種禁令,卻又不能強迫市民打針,那麼政府便應想辦法向老人家提供各種誘因接種疫苗。與其把220億元花在加大檢測力度,政府何不在1萬元的電子消費券之上,再向已接種及即將接種疫苗的市民額外派錢,以提高疫苗接種率,令香港可以早日解封,「攜手同心,以勇氣、智慧、信心和行動,共同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這才是真正的紓困之道。

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