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17日

方保僑 科網人語

盡快落實監管加密資產

近年加密資產迅速發展,亦是國際監管機構關注的議題,因其或會為貨幣和金融穩定帶來風險,市民與業界不斷有聲音希望政府進行立法監管。香港金管局終順應民意出手,於上星期發布了一份關於加密資產和穩定幣的討論文件,邀請業界和公眾就相關的監管模式提出意見。

全球各地對加密資產(虛擬資產)的定義各有不同,而且結構、性質及用途也有很大差異,甚至有部分產品沒有內在價值,因此這類產品被質疑應否稱為資產。這些產品的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投資代幣(Security Coin)、穩定幣(Stable Coin)、功能型代幣(Utility Coin)及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等。加密資產的穩定幣,近年在市場急速冒起,甚至與一些零售業掛鈎,但它與其他無實質資產支持的加密資產不同之處,是穩定幣會鎖定或參考某一種或多種資產,例如證券或流通貨幣等。但在香港,就因為欠缺監管或披露要求,以致個別穩定幣的支持機制及營運模式並不透明,難以保障投資者,甚至可能涉及詐騙和清洗黑錢的風險。

隨着愈來愈多加密資產、加密貨幣、穩定幣及非同質化代幣(NFT)推出市場,琳琅滿目、五花八門,近期更興起購買虛擬土地,但這些平台的背後,到底如何運作,實力是否雄厚,一般投資者均無從得知。一旦出現問題,例如虛擬資產於投資平台被黑客盜取,在沒有監管和保障的情況下,投資者將「血本無歸」。我樂見金管局推出監管文件諮詢業界和市民,希望最終加密貨幣和其他相關的投資工具,可以得到適當的監管從而納入正軌,讓市民在參與新科技投資和買賣的同時,得到保障,也令香港在金融科技的領域上,再邁進新一步。

方保僑_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