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21日

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冰微針貼便利細胞治療
城大研發無痛輸藥物 癌症適用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研發出新一代冰製微針貼片,在病人皮膚內溶解後可輸送藥物或細胞,期間不會引起病人痛楚,適用於針對癌症等疾病的細胞療法,聲稱能令患癌小鼠有更強免疫力,效果遠勝傳統接種方式。

細胞治療屬於免疫治療,是治療癌症的方法之一,利用患者或供體的活細胞,例如幹細胞及免疫細胞,代替受損或患病的細胞,刺激身體免疫反應,達致再生治療。皮膚為人體面積最大、最容易接觸的部位,是細胞治療的重要途徑之一。

創口小降感染風險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徐臣杰指出,冷凍微針由特製的低溫凍存液製成,每支長約0.6毫米,能夠將哺乳類動物的活細胞輸送到皮層內。只要把這個類似皮膚貼片的裝置放在皮膚上,冷凍微針就會從貼片底部脫落、溶解並穿透皮膚表層,進入真皮層。

徐臣杰表示,傳統的皮下或靜脈注射,屬於入侵性治療,會引致痛楚且帶來感染風險;而冷凍微針的創口較小,細菌感染機會較低,加上只要貼上皮膚即可,使用上更方便。

儲存須保持負20度

為了測試冷凍微針的效果,團隊以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進行實驗,通過皮內傳送卵清蛋白修飾的樹突狀細胞疫苗。結果顯示,採用冷凍微針傳送用作治療的細胞,能夠引發更強的細胞免疫反應,為小鼠提供抵抗腫瘤的保護,治療效果比傳統接種方法優勝。

團隊並未在實驗小鼠身上發現任何副作用,至於何時會在人體進行臨床實驗,徐臣杰坦言暫未有確切的時間表。他承認,冷凍微針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接種方式,而冷凍微針在運輸、儲存期間,須保持攝氏負20度。

另外,冷凍微針可輸送的細胞有限,不適合燒傷等大面積治療,惟仍足夠用於免疫治療。

問到冷凍微針的成本,團隊表示,細胞治療超過95%成本來自細胞本身,冷凍微針的凍存液並沒稀有、昂貴的成份,佔整個細胞治療成本不足5%。

微針裝置的應用範圍不限於輸送細胞,還可用於裝載、儲存和傳遞其他類型的活性生物治療劑,例如蛋白質、肽、mRNA、DNA、細菌和疫苗。此外,亦可以在進行細胞療法時,提高治療效率及減低病人的身體排斥。徐臣杰透露,團隊現時正與各行業洽談合作空間。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