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7月17日

Anson Sir 型格理財

投資與理財計劃應分開制定

恒指不但再次守住27500點,更重越28000點,筆者一向怕急彈,如果大戶想認真炒上,大多數會在低位慢慢收集,當然現在的人普遍性子很急,這會否影響收集形態是未知之數,而且用多個底去收集亦是一種方法,現在27500點左右建立了數個月的多底形態,但整個27500點到29500點的密集區在今次跌市中疑似營造向下形態。

正如上周提及現在最怕是美國大鱷會否用科技股調整來送港股入熊市,他們跌20%才叫正常(但未足夠)調整,可能已夠推恒指落22000點!留意這兩年的實際情況可見,現在各國股市已經受各大強國支持,如非出現即時性見效及明顯人人認同的「大鑊」爆出,熊市是不會出現的。

當然,我們用的策略要慎防慢火煮蛙,例如筆者多會在明顯的大頂小注造淡(老手炒家或會用少於金融資本的1%,愈高槓桿本金愈細,以頻率制勝),又或是在短線進入下降軌時在即市造淡不過夜,同時一見手上的股票賺夠了便止賺。其實造淡真的難過建好倉,在近年市場普遍樂觀的情況下成本效益不高,不造淡但適時止賺亦是好策略,現在是港股的生死交界,升或跌也可以開一個20%至30%的方向,大家小心為上。

技術上,恒指繼續看27500點到29500點,有能力者繼續高位止賺低位入貨,個人心理上較睇淡,但部署仍以浮沉市作部署,定期換不同板塊股票亦是一種合理方向,大家量力而為,這個時勢沒有人可給你指引方向,對任何個人見解也不要盡信。

港股板塊不夠多元

上星期講完理財計劃的弊處,今回講多一點好處。投資前我們要制定理財計劃才能知道賺多少才夠用,令自己不會貪得無厭,避免在牛三時失控不止賺,就像打了疫苗防止自己受市場情緒所感染。如果你知道自己一年賺10%已經足夠,那戶口賺30%時又撞正相當超買或大型阻力區,便理應考慮止賺30%來執9%回報,以確認自己當年理財目標已滿足九成,剩下便等轉勢或其他訊號來止賺。

若需要10%回報便不可預好市時只執10%,先預每10年有2至3年是向淡或不順手,有兩三年是豐收期,所以執15%才是在好市時的理想目標,20%至30%便是豐收期可以收手(但不是全收,全收要等轉勢)的回報,這些比率如何制定視乎大家處於資產的增長期,還是中年或以後的成熟期。說到這裏,聰明的你應知道投資計劃與理財計劃應分別制定,投資計劃主外,理財計劃主內,內外兼顧的計劃便能適應不同市況及保障自己的財務安全。

每年的預期回報是用來作投資目標的「Check Point」,以多種金融工具去做到,例如港股、美股、內地股、債券等等,若你不玩三線或以下的股票,港股相對其他國家的股票算是較安全,但港股板塊不夠多元化,較少向國際發展的公司,所以港股配以美股應能長期配合整個理財計劃的周期。

以筆者經驗計,正常人除了租金,每月或花2萬元,更充裕的可達5萬元,因此不計安居的物業,有1000萬元金融資本已經夠過不奢侈的生活。理財計劃是要令我們回歸平常心,其實我們有了基本生活已經幸福,多個國家或學院的統計顯示,再多錢也未必能提升你的幸福感,但太少錢絕對不幸福。因此,理財目標離不開有一年24萬元或60萬元的抗通脹收入,先當沒有通脹,以債息3%來計算,800萬元資產或2000萬元資產便可達成,所以你賣了一層中價樓,搬到內地或外國住便可立即退休。

另一方向來說,你有500萬元一年可收15萬元淨利息,即每月12500元的個人基本生活費,500萬元以上的資本便可以用來抗通脹或作非娛樂消費,旺市時買一些當年的強勢股,太旺或太離地時轉較保守的股票以防暴跌,這是筆者這類半退休人士的方向,處於人生不同周期的人理應不同。

理財着眼滿足基本所需

市場不是你說了算,債息可以浮動,股票增值亦是虛幻,筆者太多年被理財計劃所定的目標鎖死自己,投資上的變化很易令理財計劃出現重大誤差,不同人對資產的預期回報及風險也不同,所以做理財顧問的難度實在高得不合理,100個客戶已經是不能管理的數字。

簡單來說,理財計劃是用來達成我們最基本的理財目標,即基本生活所需的資金分布,投資計劃亦應與理財計劃獨立去制定但又互相有連繫,即同一公司的兩個部門,主管亦須分開兩個人格,像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與投資經理多是分開的,筆者以前做理財界時中場到下半場亦是專注於投資經理那一邊,兩邊是不同立場及主管不同方向,若你能以這個方向想,理財計劃的效率便會大大提升。

制定理財目標弊與利.之二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