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
香港,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有賴於香港在內地市場和國際市場之間獨特的雙重定位,香港金融業為內地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也受惠於內地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之所以有此殊榮和重要地位,還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政治及社會穩定、良好法治、市場開放、人力資源、國際聲譽等。香港憑藉這些因素,在國際金融中心排名中,與紐約、倫敦三足鼎立。
愛國者治港 提高管治效能
然而,2019年起,香港發生修例風波。若是衝突常態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受動搖。及時堵塞現行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漏洞,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提高特區政府治理效能,體現參政議政的均衡參與,為維護香港「一國兩制」,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決策部署,推進香港繁榮穩定,掃除港獨毒瘤。
過去香港經濟體在經歷多次國際金融危機時能夠得到很好的快速恢復,主要原因在於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只有一個香港,世界也只有一個香港。長遠來說,要政治穩定、社會穩定,才能有利香港經濟發展;才能更有效讓港人、特別是青年人融合國家發展大局,共同分享國家發展紅利;同時為繼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必要條件。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內地的金融發展是密不可分的。進一步開放金融業是內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旨在透過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引入高水平的競爭者、產品和服務,提升金融業的整體水平。而內地擴大金融業開放,與國際市場互聯互通,對香港金融業更是重大的發展機遇。
雖然疫情令全球股市波動,但香港的集資活動依然非常活躍。同時,內地與香港之間的金融聯動不斷加強,「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交易量不段創新高,充分體現了香港作為內地市場引進國際資本的橋樑角色。自北向通開通以來,人行會同香港金管局持續完善規則體系,優化機制安排與業務流程。拓展「債券通」南向通,將進一步完善兩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便利內地投資者多元化資產配置,鞏固香港作為資本進出內地的門戶角色,為香港金融業帶來巨大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要的增長引擎,要發展為區內的金融科技中心,推動跨境合作尤其重要,特別是內地與香港的跨境應用。
現在的中美關係為香港金融市場帶來更多機遇。美國政府不斷出手打擊中資科技公司,使不少中概股回流,再掀本港第二上市潮。這股熱潮來港掛牌的,許多都是發展較成熟,具規模的龍頭新經濟股,對推動本港科技公司上市帶來正面作用。美國限制的科技恰恰是我們需要發展的領域。而香港所在的粵港澳大灣區是創科的中心,香港也可以在創科領域,特別是與國內、國際的科技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隨着「十四五」規劃的推進和RCEP的落地,香港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即使香港經濟正面臨重大挑戰,對未來經濟的復甦仍然抱着樂觀態度。香港金融業需要繼續做好基本功,而在監管的層面上,繼續保持市場運作暢順。更重要的是,香港只有在胸懷「國之大者」的愛國者治理下,才能夠最大化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充分發揮獨特優勢,運用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及國際金融中心、成熟司法制度,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只有堅持愛國者治港,才能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香港長治久安,增加香港在國際上的長遠競爭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主席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