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4日

管理新思維

【30天免費閱讀】氣候危機與綠色金融

統籌:陳志輝教授及中大EMBA課程

主持:潘嘉陽、李靜宜

嘉賓:黎廣德(低碳亞洲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潘 潘嘉陽  李 李靜宜  黎 黎廣德

 

李:今天我們從氣候危機,看綠色金融的趨勢。近月因為疫情,經濟活動停頓,人為污染看似減少了,可是卻仍然很熱。到底環境正在好轉還是惡化?

全球暖化影響五大發展商

黎:今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確下降了。但隨着經濟活動重啟,例如中國已較快走出疫情陰霾,氣體排放又馬上回升。因此,排放下跌恐怕只屬短期現象。除非政府和企業採取綠色行動,否則氣候危機只會深化。

李:事實上,我們的危機有多嚴重呢?

黎:我們目前所吸入的空氣,二氧化碳濃度是300萬年來最高的。當然對300萬年前的地球,我們無法親歷其境;但各種地質證據顯示,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高10至20米。在香港來說,尖沙咀、中環等都已全被淹蓋了,地鐵受海水淹沒,可能也無法乘坐。可是為何還沒有出現水浸?因為排放製造的溫室效應需時,冰河還要逐漸融化,只是當氣體已經失衡,那是遲早的結局。科學家曾評估,水平面若上升10米,地球的土地和食物將大幅減少,能容納的人口將由現時的70億人,減少至只有10億人。據科學研究,香港因有極多沿海地帶,是最受影響的城市之一,與廣州、深圳、東京、孟買、鹿特丹、倫敦、紐約、邁阿密並列全球最高危的九個城市。

潘:我想起颱風山竹襲港,將軍澳和杏花邨的惡劣境況。

黎:過往數據會說杏花邨的情況是50年一遇或200年一遇,但到了2050年便變成兩年一遇。香港最貴重的資產便是物業。曾有機構進行分析,得出全球十家最受水位上升影響的地產公司,其中五家都在香港,尤其香港不像倫敦泰晤士河興建了屏障來隔絕上升的水位。

李:它們會有多少百分比的物業受到影響?

黎:新世界有38%的物業受影響,新鴻基28%,長實22%,太古8%,恒基19%。這些不純粹是香港物業,畢竟它們在內地也有資產,這是滙總的數字。當然,我相信它們也在努力籌劃防護措施和應對之策。可是股民投資時,也要考慮這項風險。

香港的風電與太陽能潛力

潘:世上有危便有機。面對氣候危機,太陽能電板便是一項商機。

黎:是的。實際上我們要革新整個經濟的運作模式,例如要在2050年以前達到零碳經濟,以免氣溫再度上升。如此一來,可再生能源已是非做不可,並可藉此推動電動車,以減少使用石化燃料。香港其實不是沒有空間,一般運動中心的上蓋便可利用。我們有17個水塘,面積超過20平方公里,只要在一半的水面上架設太陽能板,已能供應近7%香港所需的電力。

另外,香港的離岸風力強勁,也堪借用。今年年初,哈佛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沿海九個省市有條件以離岸風電應付36%的電力需求。然而香港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發電組合內的可再生能源僅佔2%-3%。如果大家坐飛機回港,便會發現珠海沿岸正積極興建風車,但香港仍然裹足不前。

李:零碳經濟需要進行各種前期投資,這大概可引伸到綠色金融的話題。

黎:要改變企業的投資方向,碳稅是最有效的。假如排放都要抽碳稅,企業自然會盡量選擇低碳的營運方式。

這像是一種懲罰,至於獎勵方面,綠色活動也較能吸納資金。例如政府可為環保的營運方式提供補助。另外財爺陳茂波也宣布發行1000億元的綠色債券,可是得到資金後,要用得其所,發展綠色經濟才有意思;然而據我了解,政府還沒有投放資金的藍圖。假如最後只是興建地鐵,那沒有意義,雖然地鐵較為環保,但它本來就會興建;綠色債券應能達到additionality(額外性),才能令香港更環保。

潘:某些大廈的空調已經老舊,如果債券所集的資金能用來更換節能設備,那便達到環保。

黎:是的,香港有很多這類機遇。巴士因數量眾多,在路邊造成許多空氣污染。如果巴士都變成電動車,則既能減碳,又能改善街上空氣,提升市民健康,一舉兩得。但那需要投資,我們可否借助綠色債券的資金?當然政府常擔心利益輸送的指控,但這是不必要的,我們不是補貼巴士公司,政府可以簽訂協議,例如巴士在受惠之餘要限制票價,那最後得益的仍是市民。

綠色債券在疫情跑贏大市

李:有些投資者無疑希望造福社會,即使投資回報略低,仍願意注資綠色活動。可是對一般投資者而言,綠色投資的誘因是否仍不足夠?

黎:過往有各種比較研究,發現綠色債券指數的財務回報,與一般債券平起平坐;但它比其他一般投資,還額外享有ESG(環境、社會、管治)上的回報,何樂而不為?而在疫情中,綠色債券更是令人另眼相看。彭博的數字顯示,自2019年底到今年4月,以最低位計算一般債券指數下跌了11%,綠色債券指數則僅下挫5%。這證明綠色投資在回報相若之餘,抗跌力還更強。因此現時很多人都對綠色投資趨之若鶩,私人銀行都樂於推薦這類產品。

我們低碳亞洲也與歐洲的一家指數公司Solactive AG設立了「Solactive CarbonCare亞洲可持續發展債券指數」,成份債券均經嚴格篩選,能與國際標準接軌,希望藉以吸引金融機構成立指數基金,令國際投資者和散戶更有信心投資亞太的環保項目。

潘:綠色金融是一種生態。綠色初創企業過往可能苦於缺乏資金,但現在有些投資者或基金專門投資綠色項目,它便多了一條融資渠道,增加了成功機會。

黎:是的。但這就不只關乎綠色債券,還有綠色貸款。債券一般是大型公司發行的,畢竟發債成本較高;但目前也有銀行先發行綠色債券,然後以所集資金借貸給綠色中小企。可惜,目前香港的本地銀行仍鮮有提供綠色貸款,內地則很流行,例如工商銀行便發行了大型的綠色債券,再放款給綠色企業。希望香港的銀行也能加一把勁。

但歸根究柢,還是必須找到適合的綠色項目,例如投資香港的可再生能源。假設你有一所村屋,太陽能電板公司可來村屋屋頂安裝電板,但卻對你分毫不取,資金由綠色貸款資助。到電板發電了,你把電力回售給電力公司(目前中電與港燈回收的上網電價為每度3至5元),電板公司再從中分成,並向銀行償還貸款。如此一來便能有效促進香港的綠色生態。

低碳亞洲已與香港銀行學會籌劃一項課程,讓銀行從業員認識這類新業務。金管局年初亦已促請銀行關注氣候危機對銀行業務的影響,提升相關能力。相信銀行接下來也會對綠色金融更為注重。

整理:謝冠東

 

* 「管理新思維」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與香港電台合辦,星期日2-4pm在FM92.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EMBA網址:http://www.cuhk.edu.hk/emba/

* 節目預告:9月6日題目:投資估值101;嘉賓: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有限公司潘宏烽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