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3日
「健康的社會不應只有一種聲音」,「真相最為重要」。這是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1986-2020.2.7)生前說的話。
他在治療武漢肺炎患者中失去生命,引發各地的網上悼念潮。許多網民讚他是講真話的英雄,稱他為社會預警的吹哨人;病毒專家鍾南山院士亦表示,敬佩他說出真相。
這股悼念潮,也是民眾的憤怒潮:對封鎖訊息、隱瞞真相、漠視生命、導致瘟疫擴散全球的人禍,民眾表達了憤怒;對言論自由,則表達熱切的期盼。
吹哨有勇氣 冒險講真話
李文亮是普通的醫生,沒有扮吹哨人、當英雄的自許,但他為類似沙士的病毒吹哨,被民眾視為冒風險的不平常之舉。
對於他說出真相,外國知識界也表示敬意。美國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為他下半旗致哀(德國之聲2月7日);《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稱他是武漢肺炎的「第一個烈士」;《紐約時報》的評論,說「李文亮之死引發憤怒」。法國《世界報》的社論,稱他「是震撼中國體系的冠狀病毒殉難者」。英國的《衞報》,稱他是「說出真相的英雄」。德國《法蘭克福滙報》的評論,指掩蓋疫情、壓制李文亮說出真相,是一種「政治病毒」。
美國參議院於11日提紀念李文亮決議案,讚揚他揭開真相的「英勇無畏」。
李文亮的死,引發短暫的網絡迴響。對於網民噴井式的點擊,我的解讀是關乎三個因素:同情、勇氣、憤怒。
他之捲入武漢肺炎政治風波,是因為在2019年12月30日發出預警訊息,提及看到醫院的一份報告,有疑似沙士冠狀病毒病例,呼籲朋友圈防範。訊息流傳於武漢大學醫學院的舊同學群(約150人)。今年1月初,他被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分局下面的派出所傳訊,指他和其他7位醫生是造謠者,予以訓誡,逼他具結認錯。
所謂造謠者,實際是善意釋放預警訊息的吹哨人。官方如正視民眾的知情權,武漢肺炎便可能不會傳播得那麼廣。這是網民同情李文亮之因。
在言路阻塞、疫情訊息不透明的社會,為涉及民眾生命安全發出訊息者,需具冒政治風險的勇氣。李文亮在朋友圈透露訊息,雖無「拯救同胞」的英雄使命,但說出真相的勇氣令人敬佩。這是他死後獲讚賞的原因。
網民的迴響,並不停留於感情層面對遭遇的同情、對勇氣的敬佩,更伸延到對體制的反思,道出武漢肺炎暴露的體制弊端。民眾的積怨太深,發出的憤怒之聲也大。
政治壓專業 表態兩維護
網民說得最多的,是謊言、真相和言論自由。
網民說他不是造謠者,「在一個謊言統一思想的時代,『造謠者』就是李文亮最榮耀的勳章。」
武漢一位作家寫道:「比病毒更讓人無奈的,是不讓人說話」;有人調侃:「只有天堂才沒有謊言」。
許多網民呼籲「拒絕撒謊」,發出「我要言論自由」的呼聲。
網民也議論謊言、無自由背後的體制。有人把現在的一言堂,與希特勒專制主義聯起來,替李文亮抱不平:「正如被納粹法庭以叛國罪處死的德國21歲青年馬克.尼姆的墓誌銘:當你的祖國被獨裁所統治,叛國罪是對你最榮耀的評判。」
中國選舉與治理網(半官方)的署名文章〈反思:以極致的專業堅守,不辜負這位醫生活過的世界〉,也引起知識界的關注。此文認為,防疫、抗疫必須有專業知識、專業決策,如果每一道專業「都到位」,城市便可「不被折騰」,人們「可以不消耗生命」。
他說,地方幹部「琢磨站隊」,「惟上是從、謹小慎微」,其根源是「有一股力量凌駕於專業之上,荒疏專業、無視專業,甚至刻意打壓專業,最終釀成了制度性困境」。
他又說,紀念李文亮,「要勇於對抗不專業的力量」,「沒有官員可以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表態、拍馬屁走人。」
這段話是影射政治權要全力宣揚「講政治」,強調幹部表態効忠的「政治站隊」:在「兩維護」(維護權要在黨中央、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權威和集中統一即權力的集中、政治意志的統一)之下,順從「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一言堂。
教授聯署函 觸及老大哥
2月7日、8日,北京、廣州等地的大學、學術界有聯署函,呼籲開放言論自由和保障人權。
一是10人公開函,由武漢的教授馮天瑜、唐翼明等聯署,要求官方尊重八二憲法第35條的公民自由權,「杜絕限制言論自由的做法」,追認「率先披露疫情」的李文亮為烈士。
二是下列教授的聯署函:中山大學艾曉明、北大張千帆、清華郭于華、中央黨校蔡霞、北京電影學院郝建;還有學者陳小雅和《炎黃春秋》前總編輯吳思等;他們要求兌現八二憲法中的言論自由權、開放媒體自由報道和網絡言論自由。
三是人大魯難、清華許章潤、北大張千帆、地質大學王西川等教授聯署函,提出言論自由、停止社交媒體審查等「五大訴求」。
網絡的憤怒潮只在一瞬間。官方很快下封殺令,「大飛躍」式的刪帖,「正面新聞」又壓垮「負面新聞」。依舊是一言堂的社會監控,如同《1984》描述的場景:「老大哥」無處不在;依舊是不停的頌歌:「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英明領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沙士教育了市民卻教訓不了政府 |
上一篇: | 難逃一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