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5日
試問世間有幾人能像畢加索,作品於生前早熱賣得如火如荼?說得直接,總誤信畫家日子不好過,乃無比艱辛旅程,怎料近月巧遇這傢伙身體力行,教我不得不修訂舊觀!
與館長馬德松結交始自去年秋天,地點是香港大學馮平山美術館二樓,懇談內容離不開是年2月個展落實詳情,初見面時察覺這漢子爾雅,跟過往所接觸大剌剌的「老美」,印象百分百背道……
千萬別小覷「輕聲說話」的重量,須臾已突顯好好先生才多藝博,暫且不提公關能耐,光看不斷挪移油畫素描去構思陳設,務求突破會場掣肘,努力策展,烘托拙作精采地方,苦心孤詣,叫人折服;再下來要數馬氏設計技巧精湛,不出數日把上百幅作品照片,往電腦安排冊頁秩序與圖像縮細放大,編輯完整,變化多端,隻手塑造出場刊雛形,匠心獨運,能不刮目相看?
由於畫集尚欠內文,卒先倡議搜羅及收錄對談,就這樣哥兒們往「e-貓」闊論藝術和創製過程,每次萬維網中交鋒結束,都會替枯燥文字淡妝濃抹,令「半生New Yorker」的我對自身英語書寫能力信心盡喪,於失落深淵復發現低調之人通曉中文!從此索性丟臉到底,放浪答辯取漢字回應,如是者相安無事,直至詮釋中文版本冒出意譯等困惑,才揭開新一輪磨合,小小一段生活插曲,期待看官乘閱覽之便,無妨給兩組文本互相參照……在慶祝完稿當天,好奇地討教語文修養秘訣,方了解成長於三藩市的紅鬚綠眼原屬詩人,熱中字字推敲,可惜唱詠不足以充飢,抑揚頓挫無法如裝飾畫般賤賣,摩登拜倫只好載浮「生計容不下修辭」的矛盾激流,頓成無奈得有似罹患分裂症的遊吟poet。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