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18日

王嵐 訪談錄

懷舊玩具收藏家莊慶輝 30年幸福小故事

歷史可以指朝代更迭,也可以是一般人的日子點滴,一處舊地、一件舊物,同樣盛載歷史。而在莊慶輝眼中,一件舊玩具,除了本身經歷的時間以外,更代表了香港過往的輝煌年代,以及那個年代的快樂回憶。

在上環摩羅街擁有一爿「幸福玩具店」的莊慶輝,開店10年,另一個身份——玩具收藏家,卻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尾。「以前我和朋友幾乎每天都去找玩具,香港島、九龍、新界,沒有未去過的區!甚至連一些廢棄了、沒有人住的廢村都去過!」人稱阿輝的他,六十年代出生,一頭白髮,說起玩具,卻似個大細路。

「幸福玩具店」小小的店面擺滿各式玩具,每一件都充滿舊日情懷,記者說像一個小型博物館,阿輝聞言馬上笑着澄清:「可能因為是舊玩具,不似一般玩具店賣的最新型的量販貨,所以給人一種『博物館』的感覺,但其實真的是一間舊玩具店來的!」阿輝說玩具店不是博物館,因為他希望自己努力搜集回來的舊玩具,可以讓更多人接觸、認識,知道背後的歷史。「我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有收藏不同的玩具或舊物,會不定期舉辦街頭展覽,就在店旁邊的空間。」

選擇在街頭辦展覽,就是不想拘泥於室內的展覽場所,「如果在那些博物館、展覽廳搞,會較嚴肅。我們希望是一種輕鬆、隨意經過都可參與的活動,而且當有人對哪件玩具特別有興趣或有問題,我們可以馬上解說,旁邊的人可以一起聽,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玩具背後的故事。」

興趣變歷史使命

店中的玩具種類繁雜,但放眼所見以塑膠玩具為主,阿輝直言:「我自己比較集中搜集香港玩具、中國玩具。我生於斯、長於斯,自己都不去保護香港的玩具,誰來保護呢?」他指外國都有專門研究自己國家玩具的書,唯獨香港卻很少這方面的研究,「明明香港以前是出口玩具廠王國,很多歐美的大型玩具公司都在本地設廠,在香港製造出口,這是很輝煌的過去,所以我們希望盡力將這些歷史讓更多人知悉,也讓現在的小朋友了解,玩具其實絕對不只是電子遊戲機。」

稱阿輝為玩具收藏家,其實也不盡然。他不只搜集、收藏,更對舊玩具甚至香港玩具歷史抱有一份使命感。「現在我和朋友搜集、研究舊玩具,更多是從歷史的方向去做。當我們得到一件舊玩具,會想辦法找出它的生產年代、出處,例如是哪一間玩具廠製造,希望盡力去記錄。」

兩年前,阿輝更和朋友一起出版了《香港玩具圖鑑》,全書300多頁,整理了香港八十年代以前共2000多件平價流行玩具的資料,當中更有不少玩具背後的故事,包括製造廠資料、當年的廣告、小朋友與玩具的合照等。

收藏舊玩具超過30年,阿輝笑言自己與很多喜歡收藏的人一樣,剛開始時都是把家裏堆得像貨倉,「以前我放在家都會像店舖般display出來,但現在全都放進了櫃,因為不想影響到家人。」

阿輝現在的玩具分散在幾個地方,分別存放在不同朋友的倉。「當然可以將全部放在一個地方,但那個費用很難負擔,你想想,每個月約8000元的倉租,一年下來已達好幾萬,30年的話,真是天文數字!」

金錢以外,耗費的還有心血、時間,「因為香港很多舊玩具都是塑膠製品,若長時間被紫外線照射,會褪色,而且初期的塑膠更是脆膠,很薄很易破損;鐵皮玩具的話就要注意不能太潮濕,會生銹,所以保存時都要特別小心,例如以密封的袋裝好,放入防潮珠等。」別以為一放進倉庫便一勞永逸,阿輝指:「都要定期更換防潮珠,檢查狀況。」既花錢又花心血,少點熱誠都難以繼續,「真是一條血肉長城砌出來的」。

一切由重遇開始

保存舊玩具難,搜集舊玩具同樣不易,阿輝的收藏癮始於重遇兒時玩具,「那時是八十年代尾,我偶然之下在一間店見到一件自己小時候的玩具,很驚喜,心想:估唔到在20幾年後可以重遇!」

他當下便買了回家,那一晚把玩良久後,想到既然能夠這麼有緣遇到自己的舊玩具,何不索性將小時候的玩具都找回來。「就是這樣開始我漫長的收藏之路!」阿輝笑一笑道。

剛開始搜集舊玩具時,阿輝以玩具店為目標,「我們去遍香港的玩具店,那時每時每刻都記掛着去找玩具,放工去、放假去。」舊玩具舖、貨辦倉,甚至是清拆、廢棄的屋邨,阿輝和朋友都一一踏足,就是為了尋找心目中的寶貝。「例如這條摩羅街,從前一日行3次呀!」他笑言當時總是想着放假要去哪區的玩具舖,「好心急,因為驚遲一步就遇不到。當我們找到一家不錯的店,就會一直去,直至再無適合的舊玩具,便去找下一間、下一區。」

聽起來有點大肆搜刮的瘋狂意味,阿輝笑言因為不是想買就一定買得到,「有時要看老闆,因為舊玩具當時乏人問津,但他見我們一箱一箱的買,後來便抽起一些,獨立賣貴好幾十倍,那就沒辦法買了。當然也有老闆很好,覺得舊玩具本來沒人買,正好有我們幫他清貨,更把本來收起不打算賣的,都搬出來給我們。」

為了搜集玩具,他從前更會與好友一起走進廢邨破屋,「那些廢邨都很偏僻,從市區坐車,下車後我們還要走幾個鐘才到,早已沒人住、沒人來,周圍都生了很高的野草。我們會走進那些廢屋,看看有沒有玩具。不過因為那些屋都日久失修,很多時屋頂都穿了,就算有玩具也經歷了日曬雨淋,破損很嚴重,雖然有找到過,但真的很少。」阿輝笑着回憶:「一班朋友一起找,其實有點當成是一起行山、探險。」

說起收穫最豐富的一次,是在一間清貨的洋行。「因為當年很多玩具廠的貨都是銷往海外、歐美國家,製造方不諳英語,便找來中介,即我們俗稱的洋行,由他們去與海外買家接洽,所以那些洋行有很多玩具貨辦。」

 

已經沒有貨可入

阿輝指洋行集中於中環,其中一家位於堅道的發利隆玩具批發結業,讓他與一眾收藏家朋友如獲至寶,不過那亦是他們最後一次大量入貨。「之後我都無再入過貨啦,根本已經無得買,玩具舖執得就執,會賣舊玩具的文具舖亦幾乎絕跡。」

阿輝珍視舊玩具,因為每件玩具都有其背後故事及常識,從中可以反映當時社會習俗和民生。「例如五十年代的煮飯仔玩具,當中除有菜刀、湯勺、鑊鏟等煮食用品,還有火水爐,反映當時大眾的日常生活面貌。」

他舉例:「有些綠色的壽星公不倒翁,屬於五十年代的幼兒玩具,老實說小朋友都喜歡可愛的洋娃娃,怎會喜歡壽星公。其實是因為當時的玩具商認為紅紅綠綠代表好意頭。而這些象徵吉祥的玩具或多或少反映父母對小朋友的主觀願望,希望他們健健康康,快高長大。」

五十至六十年代的香港,普遍市民經濟條件不富裕,父母自然捨不得買玩具給小朋友。「以前大多數人都很窮,父母寧願把錢用在日常生活上。」阿輝指,當年只有富貴人家才買得起外國玩具,一般小朋友多在士多買平價港產玩具。這些玩具雖然製作粗糙,但價錢便宜且玩法多端,更是小朋友千方百計才能得到的心頭好,特別愛惜。

「以前我們小時候玩玩具,可以隨自己想像有很多種玩法。但現在大家都在玩電子遊戲機,變成是由遊戲設計者或程式設計者限制小朋友怎樣去玩。」

他慨嘆從前小孩玩的玩具是實物,可以一起分享、交換,現在則是各有各玩,「所以我們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去記錄這些美好的舊玩具。」

 

莊慶輝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家庭狀況:已婚

著作:《香港玩具圖鑑》、興趣:舊玩具、音響

收藏舊玩具年資:32年、主要收藏品: 五十至八十年代的香港、中國玩具

收藏品數量:約4000件

 

撰文 : 王嵐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