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14日

區玉輝 商管啟示

港青大灣區創業 吸引力不足

2000年互聯網泡沫爆破後,香港再經歷沙士疫情的低谷。科技發展雖然向來不被看好,卻在不經意間走出了一條不算平凡的路。近幾年跟隨內地及周邊國家在科技及創業上的發展,健康的創業生態圖更逐步成形。這樣的發展令決策者及社會上不少人士認為,若果李克強總理自2015年推行的「全民創業,萬眾創新」政策能夠促進這一切,香港的年輕一輩以至其他企業家將會受惠,而且香港社會可以因成功創業而帶來像內地一樣的階級流動。大灣區的倡議,固然是國家策略,但盼望通過灣區發展,促進人才流動,當中鼓勵青年利用地理及市場空間的機遇,配合「雙創」發展的冀望,亦非常明顯。

然而,政策希望達至的成果與它實質達到的後果未必一致。本文希望以較為批判的角度,討論幾個決策者忽略的深層次因素,解釋為什麼即使有巨大誘因,加上各地政府的積極配合,香港青年投入大灣區創業活動還是沒有達至期望。

忽視身份認同與願景訴求

下文先回顧近年的研究,說明年輕人缺乏積極性的狀況,再指出各界只顧及大灣區的政策優惠及發展機會,忽略年輕人對身份認同及未來願景的訴求,最後(另文)提出灣區政策缺失的原因及改善方案。由各個宏觀層面分析,尤其經濟角度作解讀,推動大灣區年輕人發展可以提供大量空間,加上內地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政策配合,對於在港欠缺機會的青年人,的確是前所未有的機遇,應該可以讓他們抱有希望,見到一條在大灣區的光明前路。可惜從宏觀上看到的好處,並未轉化成對香港青年人的吸引力。

據盧雯雯及鄒平學(2019)總結所得【註1】,雖然自貿區設立了青年創業基地,各所本港大學,如理工、中大、科大等亦有設立孵化器,從他們調研數據所得港青創辦企業共399家,當時仍處於基地及孵化器內的不超過100家,而考慮創業的團隊一般僅1至3人,少數或有10人以上,他們估計創業人員在500至600人間,絕不超過1000人。這些創業人當中,大多是有親屬在內地營商或就業,又或者以前有在內地生活的經驗或在內地求學的年輕人,因為有一定的經驗及人脈,才會選擇在內地創業。

盧及鄒在文中亦提及到他們曾接觸過的其他機構,例如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調查在內地求學的300多名香港本科生,發現只有不到2%有意願於內地創業,着手規劃的更只有2人。民政事務局及廣東省港澳辦推行的珠三角暑期城市學習班,亦沒有招募到足夠的高質學生參加,實習崗位也乏人問津。雖然深圳前海夢工廠發放了本港創業人才空前投入的訊息,但參觀過該處,進行新創交談後,得知工場不少配套仍在建設中。

香港傳媒及政府也意識到學習班的進度並不理想,進而提高政策強度,投入更多資助並推動更多機構參與(北國網,2018)【註2】。這些提議的政策,背後的理念與大灣區當初政策制定時的宏觀想法頗一致,即利用誘因及降低參與門檻,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同時認為香港青年的創業興趣較低,主因來自於香港配套不足,且市場不夠大。如果引導及教育青年人利用大灣區的廣闊市場及產業上的優勢,就能讓他們發揮潛能,建立自己的事業。剛剛提出的置業及專業認證新舉措,是沿此路進展的好做法。各項方案反映了這個決策上的假設,卻也因此造成現時進展緩慢的局面。說穿了,此政策的一貫思路是「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深信只要投下經濟誘因就能促成青年人在職業取向上作出改變。

因此,這些政策傾向於在大方向上作規劃及宣傳,但在制定具體政策時,卻鮮考慮與心理、感情息息相關的非經濟因素,如身份認同、人脈網絡、朋輩影響等。須知道有能力的年輕人在建立事業及家庭時,可不會以大灣區作不二之選;大灣區只會是眾多選項之一,因為中國大陸在社會制度方面與香港存在距離,如同離港到其他歐美國家一樣需要作出適應,如果因為之前的移民潮而已經有親朋在歐美國家,可能會比到內地更容易適應及安頓下來。若果退而求其次,選擇到東南亞地區,同時亦因為那些地方正高速成長,生活成本比中國更低,香港人才受當地企業認同,對年輕人亦頗有吸引力。所以單以經濟誘因,並不足以吸引他們去創業並留下發展。

香港已落伍訊息起反效果

此政策另一個問題是提倡「由港往灣」的單一北上路徑,認為高速發展且廣大的市場需求能吸引香港人才北上。宏觀上,這是合理的想法,但它弔詭地重複予年輕人以至整體港人「香港已經落伍」的訊息。誠然,從經濟發展速度及某些科技應用層面,內地企業及生活方面實在對香港有啟示的作用,但在制度、民生、自由方面,已經是高度發展的香港亦有其不可忽視的優勢。提出經濟停滯不前作原因驅動港人向前,固然有其合乎事實的一面,但不斷重複經濟成長,只會造成反效果,讓年輕人感到被壓迫,必須卑躬屈膝到一個自覺在制度及自由上落後於己的地方才能生存。犧牲的不單是生活上的適應,更有心理上的認同感。欲施恩者被受恩者拒絕,不願意接受施予出現並不為奇。對他們來說,前進大灣區首先要面對朋輩間質疑的眼光,所謂「落筆打三更」,未見成果心理上就先要付出巨大成本。

相反,到歐美發展一樣有生活挑戰,但卻沒有起始的心理、社會成本。若果決策者能明白到已經做了負面宣傳,明白指出他人的短處,即使合乎事實,說教式的重提難免使人產生對抗情緒,令人寧去圍爐取暖,找「自己人」結隊對抗對方提出的方案。換句話說,老調重彈地宣傳大灣區的經濟好處,要香港人才北上,就好像以「嗟來食」的口號作反面宣傳。要大灣區真正成功,扭轉以上所述的兩個政策上的錯誤思維,是首先要處理的事情。

因篇幅所限,將會另文再討論思維出現的原因及提出改善方法。

註1:盧雯雯、鄒平學(2019)。 「香港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現狀、困境與趨勢分析」,《青年發展論壇》,第29卷,第1期,頁22–34。

註2:北國網(2018)。為港青年發展多搭台階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取自http://finance.youth.cn/finance_cyxfgsxw/201812/t20181219_11819586.htm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