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14日

呂梓毅 沿圖論勢

十分有效的美股「懶人」投資策略

金融市場存在着很多形形色色的市場異象(Market Anomaly),讀者較常聽見(或熟悉)之一,便是「Sell in May and Go Away」。

「Sell in May and Go Away」是一個流傳已久的股市現象或投資策略,代表美股於每年5月至10月走勢較遜色;反之,11月初至翌年4月的則相對突出。故此,衍生一個叫「萬聖節指標(效應)」(Halloween Indicator)的入市策略,即在每年萬聖節前後(10月底、11月初)買入股票及指數ETF,並持有至翌年4月底為止;隨後沽出股票(即Sell in May),改為持有現金或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至10月底為止;其後再重複這策略,周而復始。

「萬聖節指標」持貨期較短

換言之,這投資策略每年只需要入市6個月便可「收工」(Go Away),且預計可獲得不俗的回報,甚至可跑贏全年買入及持有(Buy and Hold)的表現。

從近30年來的歷史數據,「萬聖節指標」策略是否站得住腳呢?這策略套用在恒生指數上,又是否奏效呢?筆者試從回溯測試(Backtest)的方法,驗證和剖析這個「Sell in May」的市場異象。

具體回溯測試操作如下:時間設定為1989年11月至2019年10月底,合共約30年;假設本金為10萬元,沒有止蝕機制,並且建立3個組合【表1】。

按此策略投資,在過去30年裏,10萬元的本金,分別增長至92.6萬、58.9萬和13萬元,按年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分別為7.7%、6.1%和0.9%【表2】。

顯而易見,買入及持有的「組合1」跑贏其餘兩個組合,這個結果當然十分合理,因為過去30年美股保持反覆上升的勢頭(近日更創歷史新高),所以從CAGR角度看,表現自然是最理想的。

不要小看每年約1.6個百分點的回報差距,經過30年後,期末「組合1」本金與「組合2」的差距可以高出近六成!

不過,由於這個組合是沒有任何止蝕機制,可見其最大跌幅是十分之高,達56.74%;另外,「組合2」或「組合3」的曝險(Exposure)只有約50%,即入市時間只及「組合1」一半而已。

值得留意的是,「組合2」的表現遠遠拋離「組合3」,且贏面(Winning)達80%,也遠高於「組合3」(70%),曲線引證「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策略合理可取。

設止蝕具優化效果

這個「萬聖節指標」投資策略,其實有兩點可以優化或改善的地方。首先,是加入止蝕機制。由於前述「組合1」和「組合2」均沒有止蝕機制,持貨期間若遇上波動市況,組合價值可以出現龐大虧損。例如「組合3」於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的價值便曾急挫逾三成。故此,為有效控制風險,策略上可加入止蝕機制,例如加入20%移動止蝕(Trailing Stop)。

其次,是提早一個月入市。從過去30年標普500指數的按月表現可見,標指於10月平均表現其實頗為不俗,平均升幅達1.4%,僅次於4月份的1.6%和11月的1.5%,而上升比例則有66.7%,即過去30年裏有20年可以錄得升幅,為第四高月份【圖1】(這情況跟恒指十分類近)。故此,「萬聖節指標」的投資策略,若然提早一個月入市,組合整體表現預計應更為理想【表3】。

按此優化版的「萬聖節指標」策略投資(即組合2.5),過去30年10萬元的本金將膨脹至84.9萬元【表4】,CAGR達7.39%,表現只是稍稍遜色於買入及持有「組合1」,也遠遠拋離「組合3.5」(錄得虧損)的情況【圖2】。

 

不要忘記的是,「組合2.5」的每年持貨時間只有7個月而已(曝險僅有54.14%),而組合最大跌幅亦只有約三成而已。故此,「萬聖節指標」的投資策略應用在美股上,看來十分奏效。

那麼,「萬聖節指標」投資策略套用在港股,結果又如何呢?

港股應用表現稍遜

投資恒指如採取以上策略,在過去30年裏10萬元的本金將增長至47.4萬元,CAGR為5.3%,表現明顯遜色於買入及持有的93.2萬元,以及7.7%的CAGR增速【圖3】。不過,同樣地這投資策略的曝險只有47.5%,組合最大跌幅亦僅38.9%,相較買入及持有的65%最大跌幅為低。而且這策略歷年的上升比例亦高達七成。

由此觀之,這策略的綜合表現尚算不俗;惟若比對美股與買入及持有的表現差距,美股在這策略的表現明顯略勝一籌。

總括而言,從過去30年回溯測試結果顯示,「萬聖節指標」投資策略加上止蝕機制,應用在美股上的表現十分不俗,投資組合的CAGR只是略低於買入及持有策略;惟前者投資風險明顯相對較低。至於在恒指應用這策略的情況,表現尚可,只是表現與買入及持有的差距,沒有如美股般那麼窄。

無論如何,若僅從周期表現角度看,每年這個時候買入美股並持貨7個月時間,倒是一個不錯的「懶人」投資策略。

當然,今年這個市場異象會否再度顯靈,則沒有保證,尤其中美貿易談判進程還有甚多變數。始終這些股市周期現象只是一些統計上的結果,今年會否同樣出現,是沒有一定保證;惟這次回溯測試結果,倒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信報投資研究部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