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4日

龐朝輝醫生 專科與你

按個人需要 慎選白內障人工晶體

隨着年齡增長,眼球的晶狀體便會因老化而變得混濁,影響光線進入,造成視力缺損,此情況稱之為白內障。嚴重的白內障更會被肉眼所見,患者的瞳孔會由黑色變為奶白色。是否要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必須按病情、健康狀況及生活模式而定,人人不同。

確診前,患者首先要進行嚴謹檢查,例如基本視力與最佳視力的對比,以確認視力變差是否真為白內障。排除其他疾病成因,確診為白內障後,醫生便會按其病況及個人需要決定需否動手術。

病變急速應考慮手術

舉例而言,病變極為緩慢,過程料長達8至10年的患者,暫未必有即時做手術的需要;但在幾年間視力愈來愈模糊,影響日常生活,或是視力在短短數月間急轉直下,尤其是同時患糖尿病的人就必須盡快治療。一旦自覺視力模糊、度數改變、望向光源時視野不清,又或望向對比色時有模糊感,就應諮詢眼科醫生意見。

多年以來,白內障手術的技術已發展得十分成熟。有關手術除可處理白內障,也有機會改善老花、散光等情況,關鍵在於植入何種人工晶體,取代已病變的晶體。現時的人工晶體五花八門,各有功能,患者應視乎個人的視力需要,與醫生商議最合適的選擇。

 

功能多未必適合自己

顧名思義,單焦晶體僅得一個焦點,可能有遠清近矇的情況,較適合少閱讀或看手機,只求日常生活方便,需要時不介意佩戴老花眼鏡的人,一般為70歲以上的長者。假如是上班一族或運動愛好者,對遠、中、近影像有一定要求,就應選擇多焦晶體。不過,多焦晶體於夜間運作較差,會影響瞳孔大小的控制,或引致光暈、光圈現象,故更適合主力日間活動者。青光眼或糖尿病的患者則未必適合功能太多的多焦晶體。

患者宜將各類人工晶體的功能及局限性納入考慮因素中。選擇人工晶體時,醫生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價格昂貴或看似功能眾多的人工晶體並不一定適合病人,同時也要合乎患者對視力恢復的期望。另外要留意的是,不少患者以為白內障手術能一併改善散光及老花,惟若無選擇相關功能的人工晶體,術後仍可能要佩戴眼鏡,未能令視力完全恢復正常。

曾有一位患白內障的攝影師,於植入多焦人工晶體後,覺得夜間視力模糊,亦很難聚焦,尤其是前後移動的物件,頗為影響工作,最終只得取出晶體,植入另一款人工晶體,惟其實手術本身相當成功。可見選擇時應詳細思量,別人認為好的,並不一定符合自身所需。此外,運用多焦晶體,可能要用上6到8個月練習聚焦,對部分人來說較為困難。是以患者在事前應先了解詳情,再作決定。

現代的白內障手術,主要有飛秒激光白內障治療,以及微創超聲波乳化白內障治療,惟手術治療的重點不在於此。事實上,眼睛就好比相機鏡頭,要拍到好照片,鏡頭比機身更為重要,套用到眼睛方面,人工晶體(鏡頭)長遠亦比手術類型(機身)來得重要。所以在考慮手術方式之餘,亦應了解不同晶體的特點。

術前醫患須完善溝通

若患者經接收別人資訊,或經自行上網後,執着於要使用某款晶體而醫生又認為合適,一般都會順其意願。皆因持強烈信念,有時確可建立使用信心。要是強迫患者更改選擇,反而影響心理,增加術後適應人工晶體的難度,故只有在極不適合的情況下,才會大力勸阻。

為了讓患者更易適應人工晶體,手術通常會分開進行,一隻眼睛康復後,才為另一隻進行手術。患者要明白待眼睛完全康復,再更換另一隻的晶體後,始能漸見成效,決不能操之過急。透過全面個人化的手術,加上一段時間的適應期,視力便有望恢復,重啟光明之路。

撰文 : 龐朝輝醫生_眼科專科

 

[信健康] 捍衛眼晴非難事,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