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9月16日

專訪

港物流業須借科技保競爭力

內地物流業近年急速成長,隱隱超越香港。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行政總裁黃廣揚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未來5年是香港物流業的關鍵時刻,必須打破傳統做法,利用數據及物聯網提升效率,否則「香港仲係重要物流中心,但持份者未必係香港公司。」

黃廣揚稱,香港仍具物流中心的優勢,例如國際營商關係優越、空運航班於南中國佔優,以及容易取得財務融資支撐等;內地正催谷內需,中產市場愈來愈大,成為香港物流業發展良機。此外,香港是免稅港,有利作為進口內地高單價產品的配送中心,尤其是將一些酒、西藥及外國水果等高單價產品運入內地。

不過,香港物流業界必須打破固有只要「識運嘢」及「有海外關係」想法,要懂得把資料數據化,改善營運效率;建立物聯網,隨時檢閱貨物位置及情況,以及改善倉庫自動化,提升周轉速度等,否則容易被取代。

貿戰累損失逾兩成訂單

近年內地物流業發展迅速,不少均背靠科技企業,利用大數據及自動化倉庫提升效率。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牽頭的財團,去年更中標香港機場的高端物流中心項目,業界擔憂香港物流業中小企能否與其一鬥。

黃廣揚認為,內地大型物流公司多以運載消費品為主,但全球貿易不只有消費品,還包括半成品、冷鏈產品、機械設備等不同類別產品,意味仍有不少機會,「唔係一至兩間大(物流)公司可以取代。」

他又談到,中美貿易戰的確影響本地物流業,有廠商把部分生產遷離內地,意味毋須經香港轉運,而外國買家亦轉向中國以外供應商買貨,預計至少20%訂單受影響。他續指,遷離內地的多屬低增值行業,例如紡織業,但偏偏是體積較大的產品,意味對物流業的影響更大。

採訪、撰文:張浚浩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