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
自新高中課程,即334學制開始後,每一個中六學生也會藉着學習歷程檔案回顧及總結過往,以數算所學所長,並展望未來。在為他們的檔案蓋簽名印前,我必會逐一細味,看看他們所帶走的,值得以文字記載於檔案中的是什麼。
每一篇文章,也好像一幅幅的畫面,活現在我的眼前,以往他們在不同場合所經歷的,具體地配合反思呈現。當中不少提及課外的習得,如何令他們在突破中成長,如何充實他們走更遠的路,如何裝備他們踏上追夢之路。
以人為本好領袖
同學描述之一是領袖訓練——「小火子」,他們覆述升高中那年透過此計劃的義工服務、突破活動、帶領經驗等,發掘自己更多的潛能與發展的可能。期間同學需要自行籌備活動、聯絡機構、深入社區,以培養領導力、執行力、反思力與服務精神。更重要的是作為領袖所擁有的,非單能力與技巧,反倒是對人與事與物的愛與關懷,當一位以人為本的好領袖。
參與的學生,均經歷不同程度的自我突破。在兩年後的描述中,怕黑、怕孤單、怕荒野的小妮子,牢記着當天獨自在山嶺間夜行的心路歷程。「小火子」也牢記當天如何聯絡服務機構,引領一眾參與的同儕進入深水埗,親身了解露宿者的生活,為他們送上親切的慰問與點點的暖意。同學在露營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那遙不可及的目標、高不可攀的牆壁,被他們群策群力、眾志成城的心逐一擊破。這些經歷成為了他們當學生領袖的強心針,亦成為他們在校園貢獻自己,造就他人的基石。燃點了自己,繼而薪火相傳。
還有,由於學校很重視培養學生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基督精神,所有中四的學生均有機會到不同的社福機構參與義工服務,讓每一個學生也以行動學會愛、學會付出、學會珍惜。到中五那年,學生多獲一次機會,自行構思如何按不同類別的服務對象安排活動。從他們檔案的描述與反思中,感受到他們得益不淺,服務後多了明白與體諒,對社會上不同人的需要有另一番體會,視野及關愛較以前更高、更深、更闊。當中有位活潑好動的男生,在中五的義工服務後,主動提議班會旅行以義工服務取代到郊野玩樂,由此可見愛在經歷中滲透與蔓延。
其他學習經歷是多麼的有意思。
作者為聖公會梁季彜中學校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創作新詩三首 |
上一篇: | 寫在新高中課程 檢討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