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
早前一名長者出現貧血和休克的徵狀求診,情況嚴峻。經了解後,原來他持續一星期胃痛和排出黑色芝麻糊狀的爛大便。立即安排為他照胃鏡,果然,他有胃出血的情形,雖然因延誤確診而令治療過程變得複雜,但幸好最終能控制病情。
很多人以為胃出血只會發生在工作壓力大且食無定時的年輕上班族身上,但其實超過45%胃出血個案都是65歲以上長者,畢竟消化系統也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得衰弱。為什麼會胃出血?上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約75%上消化道出血出現在胃和十二指腸,大多是消化性潰瘍所致,主要由幽門螺旋菌感染、服食消炎止痛藥及阿士匹靈引起。胃出血可大可小,可以短時間大量失血,可能出現貧血或休克,常見病徵包括胃痛、排出黑色芝麻糊狀大便、臉色蒼白和容易出現氣促。
偏偏即使長者感到胃痛也未必會求醫,反而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消炎止痛藥會引致胃出血及令胃出血加劇。一旦懷疑胃出血,醫生會盡早安排長者照胃鏡,以確認情況,更重要的是可即時治療。現時內視鏡技術進步,醫生會注射血管收縮藥,再用熱探頭進行血管凝固或放入金屬夾子夾住流血的地方,即時止血,免除患者接受入侵性手術。內視鏡治療後,患者須依醫生指示服用質子泵抑制劑,以降低胃酸分泌,令胃潰瘍痊癒,減低胃痛及復發機會。
服藥療程按病因與病人其他一起服用的藥物而決定,部分病人需要長期服用。如在照胃鏡時發現幽門螺旋菌感染的話,患者需要同時服用抗生素,並於療程後接受幽門螺旋菌吹氣測試或復照胃鏡,確保幽門螺旋菌已徹底清除。患者亦應保持定時和均衡飲食,以及有充足的睡眠。遇有痛症,切忌自行買止痛成藥服用,及早就醫,對症下藥。
作者為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大學者與關注組代表 細說東方之豬 |
上一篇: | 百二歲做腦手術不是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