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3日

謝軼 區玉輝 商管啟示

擁抱深圳的日本

謝軼早年於中文大學商學院畢業後,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先後在大企業及新創公司工作,以東京為家,於中日兩邊發展。他在新年前夕應朋友之邀,參加了廣州市政府主辦的「2018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0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與會人士眾多,除了有從各國歸來的留學人士之外,還有不少在歐美土生土長的專才帶着自己的項目登台發言,期望能夠得到中國的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支持。

「徹底輸了給中國」

意外的是,發現有許多純日本(即團隊成員都是土生土長日本人)科技創業團隊也赴會,跟他們交流後才了解到,這些團隊是經由在深圳創業的日本朋友介紹得悉此活動,特地報名參與,除了希望找到來自中國的資金,也期待有機會打開內地市場,讓商業構思早日實用化。

近來日本的主流商業雜誌中,對中國科技發展、特別是對深圳的報道明顯增加,更有媒體稱之為中國的硅谷,描述該市如何年輕又有活力,在方圓幾里內可迅速找到各種供應商,實現科技產品的雛形設計和生產。在各大社交媒體上,也能看到眾多日本商務人士到深圳考察後,寫下羨慕當地良好創業環境的文章。

一位九十後日本青年寫了一篇有關深圳的文章,還在日本引起了不少迴響,該文想突出的主旨是:「在日本已經徹底輸給中國的此刻,26歲的我希望提醒所有日本大叔(社會上層人士)好好支持日本年輕人把握以深圳為代表的中國機遇。」

這位日本青年更表示,看到深圳琳琅滿目的新科技產品時不禁流下熱淚,因他在日本工作時曾寫了不少計劃書,結果都因為公司的保守文化,未付諸實行便胎死腹中。他強調,並不是中國產品的質量優秀,相反更常看到各種構思欠完善的新產品點子,來到深圳竟有機會直接面對市場,藉以驗證想法的創新風氣才更令他感慨。他覺得是這種鼓勵拚搏/嘗試的社會氛圍,讓該城市充滿朝氣。在日本經受的是各種繁文縟節,但在深圳看到的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機遇。

向華學習思潮再起

上述日本青年的看法並非個別案例,近來在東京常見各種大大小小的「Meet Up」共享出現在中國、特別是深圳的創業訊息。不單止日本年輕人,當地一些有資歷的技術人才也不斷奔向深圳。在日本亞馬遜能找到不少有關深圳創業攻略的書籍。當然,也有一些理想與現實出現差距的例子,以為深圳遍地機遇,結果鎩羽而歸的人也不少。機遇永遠只屬於做好準備的人,這點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但前述種種現象反映日本社會對中國觀點的轉變。

歷史上大多數時間都向中國學習的日本,最近又重現這種潮流,連日本政府也在考慮模仿中國設立「經濟特區」,嘗試許多目前當地無法一步到位落實的改革方案。

日本商業人士愈來愈積極思考怎樣善用來自中國的機會,如有不少人在深圳尋求產品構思,放到日本的Crowd Funding網站做眾籌搞項目。另一邊廂,本部設在深圳的內地企業國際化步伐也明顯加快,華為在日本市場招聘應屆畢業生的工資遠高於當地本土競爭對手,騰訊的微信支付幾乎在日本各大城市中不少店舖都能使用,DJI的無人機在當地也是市場的領導者,GPD設計的一款口袋式電腦(GPD Win)在日本熱賣,更被稱為難得一見的「神機」等,各種案例不勝枚舉。日本向來對產品質素的要求嚴謹,結合深圳寬闊的創意嘗試環境,定能孵化出可引領世界市場的項目,眼前這一前所未有機遇,實在值得好好把握。

如何深入理解日本擁抱深圳的現象及其對香港的啟示,容我們在下篇續談。

謝軼為早稻田大學先端創投起業家研究所招聘研究員

區玉輝為香港中文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