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0月19日

黃韻婷博士 中大醫論

癌症治療期望與現實

癌症是香港人的頭號殺手。單在2017年,死於惡性腫瘤就有1.4萬人,佔總死亡人口的31%。對於癌症的治療,在香港主流是採用西醫治療,例如手術切除、放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

有調查顯示,患癌病人在接受西醫治療期間,近六成人同時向中醫求診。其實中醫治療癌症已有悠久的歷史,近代因內地各省或巿級中醫院的建立,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進行系統和深入的研究,不但累積了大量的臨床經驗,而且療效得到廣泛的認同,使得中醫藥在癌症治療上能擔當互補角色,近來亦在世界舞台上得到明確的肯定。

在華人文化中,中醫的作用是調理,有不少病人希望藉着喝中藥或針灸可抵消或減低治療對身體的各種副作用。實際上中醫藥除了能減輕病人在化療期間出現的副作用外,更是許多末期病人的另一個選擇。

西醫以現代科技例如癌指標,PET-CT、MRI或各種病理組織檢查等為癌症病人確診,而中醫是利用望、聞、問、切的方法了解病人身體狀況,配合病人症狀的不適作為診斷依據。

古代中醫對腫瘤的認識可分為五方面,包括病灶、症狀、病因、預後及鑑別。當中的病灶,古代中醫理解為「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毒根深藏,穿孔深里」,意指癌像岩石狀,有毒根深藏於體內。古代中醫認為腫瘤的病因是「夫癰疽瘡腫之所作也,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則生矣,非獨因榮衛壅塞而發者也」,意指某種腫瘤的發生與臟腑功能失調,毒蓄體內,氣血不行有關。

中醫藥五大作用

因內地的醫療體制跟香港不同,加上國內中醫院豐富的臨床經驗,早已建立癌症治療的臨床指南。任何癌症若早期診斷,金標準是盡快以手術切除。另外,中醫藥(包括針灸)在癌症治療上有五大作用:一)預防和治療癌前病變;二)加速腫瘤手術後康復,減少併發症;三)放、化療期間減少毒性,提高完成率;四)術後、放、化療後穩定病情,提高長期效果,減少復發轉移;五)針對晚期癌症病患,不能手術及放、化療時,中醫藥能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不論是癌變前期或是晚期不適合進行放、化療的腫瘤,中醫藥都能參與其中,為病人提供協助。

勿盲目相信神醫

扶正袪邪是中醫治療腫瘤的大原則。現代中醫會根據病人正在進行的西醫治療作出調整,以配合西醫的治療並減少病人的不適。對於術後易出現轉移的高危病患,中醫能減少發生轉移的機會;對於治療後病情穩定的患者,中醫能協助維持現狀;化療期間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渾身乏力、食慾不振、腹脹、嘔吐、血象下降等症狀,中醫藥能本着扶正培本的原則減輕以上症狀及長期使用強效西藥可能對身體造成的損害。

最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晚期且不適合進行手術及放、化療者,中醫或可穩定病情、減輕身體症狀不適、延長生命及提高生存質量。某程度上而言,中醫成為晚期患者的最後希望。臨床治療的數據上亦明確顯示中醫藥能夠延長生存期及大大改善生存質量。

此外,很多人患癌後病急亂投醫,盲目相信所謂的偏方秘方,在此需要明確指出,坊間流傳的補品、秘方及無名神醫不單毫無根據,且對病人構成重大生命危險。病人不斷在巿面上尋求所謂神醫的治療,會使病情惡化或出現併發症,造成惡性循環,最後受傷害的只是病人。註冊中醫師會為病人提供全面的調理及治療方案,若使用得宜,配合西醫的治療後只會是相得益彰。唯有透過加強中醫及西醫之間的溝通,以及確保多專業溝通質素,才能使癌症病人在漫長的治療之中得到最完善的照顧。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及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