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5日
正在馬來西亞沙巴挑戰神山的費高,給我在《信報》分享投機心得的機會,甚感欣慰。
程式交易在海外大行其道,愈來愈多人談及量化分析、機器學習等用詞,就連很多商業廣告中,即使沒與人工智能沾上邊,也會以此作噱頭吸引視線。在投資及投機世界中,程式交易未必需要用到人工智能等技術。簡單如出現大陽燭便自動買入,出現大陰燭便自動賣出等指令,亦足以帶來極大方便性,讓一眾上班族不必辭去正職也能產生被動收入。
程式交易的好處顯而易見,很多交易者都明白,炒賣時盈虧必會受貪婪和恐慌等心理影響,而機器便不受人性對交易的影響。可惜不少有經驗的炒家認為,多年交易經驗會比機器操作得更好,因此摒除人性這點,未必能說服並帶動程式交易的風氣。
其實從人手交易過渡到程式交易的過程中,會發現到很多時炒賣未能帶來可觀回報,原因是操作的規模不能有效放大。香港股民偏向單一市場,渴望能運用一套功夫獲利。可惜單一市場走勢相近,產品數量有限,加上只運用單一策略並不能降低風險,導致資產長期沒有增長。再者,除非是全職炒家,否則不可能全天候監察倉位,遇到突發市況便會造成損失。例如操作100萬元資金,恒指波動2%至3%平常不過,一天蒸發3萬元並非不可能。若想把每天的損失控制於3萬元內,100萬元便是你最多應操作的規模。因此若回撤未能減少,你操作的規模便不能成功擴大,限制了回報。
有見及此,若想從炒賣中致富,必須不斷擴大交易規模,包括資金、產品及時間。
(一)資金方面,最簡單的是,程式能代替交易員執行止蝕,從而控制回撤及波動。風險控制好,便能加碼,在同一潛在風險下,操作更大資金。
(二)產品方面,應放眼環球市場,除股市外,滙市及商品等亦有不少獲利良機,但投資者不可能同時監察全球數以萬計的產品,程式便能輕鬆代勞,同時為你分散風險。
(三)時間方面,炒家大多只關注朝9晚4的時段,但如果一個策略能有效獲利,交易時間延長其實百利而無一害,甚至增加獲利機會。
編按:費高外遊,今期由蔡嘉民執筆。
作者為香港程式交易研究中心創辦人、現任對沖基金量化操盤手。
www.facebook.com/programtrading.hk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接近見底 反彈有勢 |
上一篇: | 聯通中電信投機Long 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