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
地球藏着神奇莫測玄妙無窮的自然景象,港台電視 31 節目《探索泉洞力》將會帶領觀眾走訪世界各地的壯麗奇觀,今集先看看渾然天成的非洲國家納米比亞(Namibia)。說到納米比亞,不少港人立刻聯想到《上帝也瘋狂》主角歷蘇的老家。位於非洲西南部,西臨大西洋,北鄰安哥拉,南方接壤南非,納米比亞崇山峻嶺地形多變,中部沙漠連綿,沿海卻有着罕見的自然生態物種。不少旅客紛紛前來作深度探險,難怪納米比亞現已成為非洲最高消費國家之一。
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位於納米比亞西北部庫內內區,是世上最大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埃托沙」為原住民奧凡波人的語言,意思是「大片白色的地方」,也就是指公園涵蓋的埃托沙鹽湖(Etosha Pan)。
乾涸大鹽湖
一望無際的鹽湖面積超過6000平方公里,約在10萬年前形成,本來水源不絕,後來因板塊移動使河流改道偏北,湖水漸漸乾涸成一大片乾硬的鹽湖,面積大得從外太空都輕易看見,極像外星異域,因而被選為電影導演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作品《2001太空漫遊》的場景之一。鹽湖表面散發着強烈熱氣,海市蜃樓奇景不時出現。埃托沙國家公園全年開放,5月到10月為乾季,較易在水塘邊看見動物;11月至4月為翠綠的冬季。遊人要前往既可參加當地旅行團,亦可選擇自駕遊,唯要注意車速,行駛時也要留心路上的野生動物。當地的沙石路毫不平坦,常被當地駕駛人士稱之為「顛簸式按摩」(Bumpy Massage)。
最古老沙漠
位於蘇雪威里(Sossusvlei)的奈米布沙漠(Namib Desert)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坐擁最高的沙丘。Vlei 在非洲語有填滿淺灘的意思,數百年來歷盡氣候變幻,沙丘成為過湖泊,湖泊又變回沙漠。沙丘含有豐富鐵元素,因此在陽光照射下泛起緋紅,故又名「紅沙漠」。起伏浩瀚的沙海中,遊人在萬里無雲的荒野馳騁卻舉步維艱。攀爬跌宕中目送夕陽西下,定會是你我不曾看過的美景。
看過乾涸荒蕪,不如再細探萬物之源?聽起來匪夷所思,非洲豈有濕地?位於納米比亞的庫韋拉伊埃托沙盆地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然而仍有無數生物聚居於此,證明這裏定有潤澤大地的水源,萬物方能繁衍。近年不少科學家在該區進行地底勘探,發現這裏蘊藏龐大的地下泉水。分布於沙漠地底、錯綜複雜的泉水網絡令人不禁驚嘆上帝的鬼斧神工。
以庫韋拉伊埃托沙盆地以南為例,那邊有着超過一百個洞穴,藏起了五個地下湖泊。誰會料到腳下荒漠沙丘,看似寸草不生的深深處,一層疊一層的儲存了超過50億立方米地下水。這些地下湖泊最深的距離地面約450米,最大的長 75 公里,闊 40 公里,大量地下泉水位處於一層沉積岩上,原因要追溯到幾百萬年前,流入湖泊的河流形成大型的三角洲。及後被一層層厚厚的沉積土所覆蓋,因此保存至今成為珍貴的地下泉水。
動物大家庭
而首先窺探到地下泉水世界並賴以為生的,當然是機靈的動物。長頸鹿、角馬、大象、斑馬、大型貓科動物如獅子和豹,都會來到泉水從乾旱土地湧出之處,定時定候輪流到泉水出處解渴。一群小巧玲瓏的草食動物喝過水後,斑馬就會全家總動員喝水,並由一位成員負責站崗,一旦有危險就會通知其他成員立馬逃走。
不為港人熟悉的旅遊點,納米比亞早已躋身Lonely Planet雜誌選出最佳旅遊國度第二名。每年7月到12月為當地旅遊旺季,想過一個火辣辣的暑假,也來得及計劃呢!
圖片:香港電台
撰文:張嫣
香港電台外購電視節目《探索泉洞力》將會帶觀眾走訪三個天然泉洞,探索洞穴的壯觀奇景,包括位於納米比亞埃托沙荒漠之下的神秘蓄水層、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清澈泉水,以及位於菲律賓巴拉望島,全世界最長的地下河。這些別有洞天的天然泉洞孕育着豐富生態,是不少獨特野生動物賴以為生的泉源,如非洲沙漠大象、美洲海牛、巴拉望島金絲燕等。節目逢星期一晚上9時30分,在港台電視31、31A播映,本集7月23日播出。港台網站tv.rthk.hk及流動程式 RTHK Screen 將同步直播及提供網上重溫。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