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7月14日

伍漢強 教研陣地

耳鳴的教育意義(上)

有人說:「人生總有歡喜。」也有人云:「難免亦常有淚。」筆者從前也有如是觀,可是,經歷過數月前的那件事後,便有着不同的體會。

數月前的某天下午,不知何故,左耳突然發出一陣陣聲響,好像被內功高手的掌風擊中受了內傷一般,要努力抖擻精神才可站直身子。那股響聲初時只是微微的顫動着,漸漸地聲浪升高,隆隆作響,平地一聲雷,有時像萬馬奔騰、有時像火山爆發似的。那時不單聽不見身邊的聲音,就連旁邊人的說話都聽不清楚,腦海裏只有那左耳的聲音緊緊伴隨着,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只有在極高分貝的環境下才能將之掩蓋,或者在睡覺的時候它才可被「滅聲」(其實是筆者睡着了,不覺那聲響存在),否則那聲響每天在耳中跟筆者對談似的。筆者現在還記得那份恐怖:整天被那聲音「佔領」着,在它的轟轟隆隆的聲音下,眼前金星亂舞,更提不起興趣做事及與人接觸,不知什麼時候才可康復,也許很短,也許十年、二十年,也許永遠如斯,與之共存,人生從來沒有如斯悲悽、失落,想到這裏,不禁悲從中來,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尋出病因

筆者總覺不可以坐以待「聲」,總要找尋方法解決。初初以為只是左耳發炎,故嘗試向左耳「動刑」,如施以灌水之刑,又以棉花棒清潔,起始甚是有效,可是時間久了,那聲響好像睡醒的模樣重新浮現,干擾着筆者的生活、工作,心想不如速速就醫,於是坐言起行,找醫生看個究竟吧。當醫生用儀器看過筆者的左耳後,只說是耳垢問題,給予棕櫚油滴耳,可是,回家將之滴耳後,未覺好轉,漸漸覺得似乎與左耳沒有太大關係,也許其他原因使然。

事件之轉變契機終於出現。某天,與妻子傾談時,妻子提醒筆者之咳嗽並沒好轉,是否應看看醫生,順道尋找方法將咳嗽和耳鳴一起診治。筆者初時不甚了了,覺耳鳴與咳嗽是二碼子的事情,可是不妨姑且一試,第二天便往診所就咳嗽及耳鳴就醫,醫生告訴筆者咳嗽緣於喉頭發炎,給予筆者治咳嗽之藥,但未能就耳鳴處方,只着筆者往專科就醫。就在那之後數天用過咳嗽藥後,不單咳嗽好了不少,而且左耳的聲響也戛然靜止。筆者現在還記得那日耳根清靜時的喜悅,發現原來我們所享有的澄靜世界並非必然,可再清楚聽見愛妻、親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聲音也非必然,卻原來又是那麼美好。後來上網發現耳鳴並非不治之症,早已有人在網上拍片告訴我們耳鳴原來是提醒我們身體有着毛病,只要心裏不害怕,平心靜氣與耳鳴相處及找出自身之其他疾病根源治療,耳鳴就會慢慢停止。筆者的自身經歷似乎成為另一案例。

作者為前五旬節中學老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