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過去多年來,全球各地的股權投資交易,美元股權的主導地位非常突出。在美國本土的交易,當然是各路美資股權基金為主導,所謂猛虎不及地頭蟲,就算目前來說,一些中資股權基金頻頻出手,仍只佔美國本土交易的一小部分。
畢竟文化差異,保護主義等原因,一個地區的私募股權交易,正常來說應該會是當地發起的基金來主導。然而,在中國過去30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初由於資金、科技及財技知識缺乏,初期不少美資和歐資的私募股權基金帶着技術及資金,加上有規模懂得做股權投資的內地本土基金還未成形,外資PE及VC的確把不少好項目投了,造就了不少老外雖然不懂內地文化,不喝茅台,不需要懂中國人禮儀,都能成功扎根大中華地區,融了一輪又一輪的基金。
想獲好項目先建立好關係
然而,到了今時今日,人民幣資金在內地多到死,各路中資PE大佬也有大量做Deal的經驗,也有深明中國人性的交易財技,慢慢自然地,內地本土的私募股權交易就像美國本土交易一樣,由本土基金為主導。
一些歐美日基金比較聰明的,就已經一早聘用大量本地人做Deal。不過,由於頂層老闆決策層還是由老外來主導,有時候由於不能說中文,不住在內地,不要說連國情不懂,很可能連基本中國人的禮儀及文化都不懂。
現時很多內地老闆融資的時候,如果企業不錯的話,都有很多機構選擇,除了看投資機構的背景外,還看基金老闆能否合得來,非常看重人際上能否互相配合。
很多時,內地基金老闆可以透過在飯桌上大家同聲同氣快速建立關係,然而,很多外資基金則只能派個執行董事去建立關係,企業老闆自然覺得相對沒有這麼有誠意。
其實,內地基金到海外投資也有類似問題,有時只知道財大氣粗,對方一定要你的錢一樣,不尊重對方做事的文化及方式,除非對方是急着要發展的小窮國;否則,拿着大量資金的股權基金一樣未必投到好項目。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私院套餐計劃索償有竅門 |
上一篇: | 「滬港通」及「深港通」周五收市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