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2月22日

顏繼昌醫生 健康專題

大腸癌再居癌症之首 未來患癌女性超男性

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整體癌症新症個案錄得新高,接近3萬宗,當中大腸癌繼2013年後,再次超越肺癌成為最常見的癌症,而男性及女性最常見癌症則分別為肺癌及乳癌。婦女癌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特別是乳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及甲狀腺癌,中心預計在未來數年,男女患癌比例將會逆轉。

癌症個案在過去10年持續上升,每年平均增幅為2.8%,主要與本港人口不斷增加及老化有關。2014年錄得29618宗個案,較2013年增加2.4%,而2004年則有22523宗新症個案。

大腸癌在2014年再次超越肺癌,繼續成為最常見的癌症個案,其新症數目為4979宗,比2013年多210宗,增幅約為4.4%;同時較第二位的肺癌高出約300宗,與2013年的138宗比較,進一步將兩者差距拉開。第三至五位則依次為乳癌、肝癌及前列腺癌,個案數目分別為3883宗、1847宗及1709宗。首5位的癌症個案數目已佔整體數目超過五成。

乳癌10年增七成

兒童及青少年(19歲以下)患癌則只佔整體癌症的0.7%,每年個案維持在約200宗,2014年則有196宗,最近5年常見的癌症分別為白血病(28.1%)、腦瘤(12.0%)、胚胎細胞及生殖腺腫瘤(11.7%)及淋巴癌(11.2%)。

2014年的癌症數據亦顯示,新症個案的增加主要是因為腸癌和個別女性癌症的個案上升。其中乳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及卵巢癌,較2013年分別增加9.8%、7.3%、5.8%及9.5%,而女性乳癌的個案,在過去10年大幅增加七成,較整體女性癌症個案增加四成為高。

男性癌症方面,則主要在腎癌個案上有顯著增長,2014年的個案為448宗,較2013年增加22.4%,並因而躍升為男性常見癌症個案第九位;女性腎癌的新症個案只增加了2.5%。

而男女患癌比例由2004年的1.18比1縮減至2014年的1.04比1。中心透過統計模型分析過去多年發病的變化趨勢,並根據統計處的人口增長數據作出的推算顯示,預計在未來數年,男女患癌的比例會進一步收窄,甚至出現逆轉的情況,女性癌症新症個案將會超越男性。

癌症死亡個案亦有所增加,2014年因癌症死亡的個案有13803宗,較2013年增加214宗,過去10年每年平均增幅為1.6%。而最多死亡個案的癌症則依次為肺癌(3866宗)、大腸癌(2034宗)、肝癌(1585宗)、胃癌(657宗)及乳癌(610宗)。而男性與女性的死亡比例為1.5比1。

女性發病年輕化

癌症發病時間及死亡與年齡息息相關,60歲以上人士新症個案佔整體個案的62%,但女性患癌有年輕化的趨勢,由2004年的平均64歲下降至2014年的61歲,男性的發病年齡則沒有大變化,2004及2014年分別為68及67歲。60歲以上人士死亡個案則佔77%,男女的死亡年齡中位數分別為72歲及74歲。

發病及死亡個案上升受人口及年齡分布影響,若撇除年齡結構變化的因素後,男性癌症發病及死亡風險均較10年前低,而女性的死亡風險較10年前低,但發病風險卻較10年前高,特別是40至64歲的組群。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是一所覆蓋全港人口的癌症資料統計機構,主要是透過搜集、整合及驗證本港於公立及私家醫療機構確診癌症患者的基本人口資料、癌症原發部位及組織形態學等資訊,每年發布全港癌症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中心未來會加強收集常見癌症的分期、診斷方法及存活率等數據,進行更多分析,如本港癌症模式隨時間變化的差異,以供醫學界參考及作癌症研究。(註:數據收集、整合及分析等需時約22至24個月)

撰文:顏繼昌醫生_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總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