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3月7日

社評 社評

矛盾激化冷處理 中央智商也夠高

「為什麼今年的青年抱着這麼多的不滿?為什麼他們會上街抗議,甚至訴諸暴力?為什麼患上抑鬱的年輕人日漸多?為什麼自殺率不斷上升?」這是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的疑問,他以《少年滋味》為題發表網誌指出,自己從事大學教育二十多年,擔任校長亦快將六年,但發覺愈來愈不懂得青少年問題,不甚了解青少年的想法。

沈祖堯有感而發,源於去年九月開學至今,已有十多個年輕人自殺,當中五名是中大生,前日就有一名就讀中大醫學院三年級的二十歲女生在粉嶺住所跳樓死亡。此外,年初一深夜的旺角騷亂相信亦是導致沈祖堯大惑不解的原因之一,年輕人上街抗議甚至訴諸暴力確實令人滿腹疑團,究竟我們社會的未來主人翁在想什麼?對此,沈祖堯的文章沒有譴責譴責再譴責,而是嘗試解開孩子不快樂的心結。他認為,讓年輕人去做個美夢吧,哪怕美夢不賺錢又不成名。對於父母把自己的期望放在子女肩上,社會價值都放在經濟和物質回報,沈祖堯反問,用一生的努力,賠上了青春,送掉了快樂,去買一塊不到六百呎的「磚頭」,值得嗎?

年輕人的不快樂,買不到樓也許是癥結之一,但肯定還有其他非物質層次的牢騷,如果不了解他們的想法,根本無從讓年輕人快樂起來,同時無法阻止新生代走上偏激的抗爭之路。就以旺角騷亂來說,依法處理「暴徒」固然是應有之義,但若然不嘗試了解年輕人訴諸暴力的因由,例如部分本土主義者為何熱中於港獨,再多的嚴拿法辦亦未必能讓他們打消「寧為玉碎、不作瓦全」的想法。

主管港澳事務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日出席港區人大小組會議。港區人大代表團團長譚惠珠會後引述張德江表示,香港正面對傳統優勢弱化,矛盾激化等問題,但全球很多國家亦有失業或經濟放緩等問題,香港的問題在歷史上「沒有什麼了不起」,而港人智商很高,「智商達一百三十以上」,一定會看得明白香港優勢,應堅持法治和發展經濟。此外,人大常委范徐麗泰亦引述張德江在會上提到旺角騷亂,指香港地位是由經濟發展而來,並非由街頭政治決定,本港爆發街頭暴力,要由大局看待問題,國際上亦有年輕人不滿政府而求變的行動,港人素質很高,明白將香港搞亂,將來日子很難過,相信港府及港人有能力解決問題。

張德江的言論顯然是一種「冷處理」,即使出現了訴諸暴力的矛盾激化亦毋須太過緊張。由於「沒有什麼了不起」,所以不妨解讀為,中央政府把滋事者歸類為一小撮分離主義分子,視大部分港人都是正路理性的,暫時只會靜觀其變,不作高度介入,以免節外生枝。

假如冷處理確是目前的方針,那麼可以說,中央的智商也夠高,明白到高調地喊打喊殺徒然火上澆油,刺激反彈,無助於杜絕類似的暴力事件。張德江呼籲,香港應了解自己地位從何而來,不要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既然叫港人不要政治化,那麼中央理應同樣不要政治化。

當然,純粹冷處理是不足夠的,特區政府必須真正了解年輕人的不滿根源,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沒錯,近年確有人鼓吹港獨,而且號召力愈來愈大,否則本土民主前線參選人梁天琦不可能在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得到六萬六千張選票,得票率高達百分之十五,形成高票落敗的氣勢。問題是,港獨為什麼能夠吸引到部分年輕人支持?究竟是什麼原因驅使他們擁護分離主義?要是不探究叛逆的因由,光是獨沽一味說港獨不符《基本法》,對於聲稱搞革命的人而言毫無說服力。

我們反對港獨,同時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不過我們贊成政府放下身段,以謙卑寬廣的胸懷嘗試了解年輕人的訴求,藉此做到特首梁振英口中的「促進和諧」,而不是敵我矛盾的不斷鬥爭吵鬧。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