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7月4日

呂梓毅 沿圖論勢

恒指發出可靠買入訊號

大概兩個月前,恒指「發出」準繩度甚高的中長線「估波指標」(Coppock Indicator)買入訊號。不過,當時是否「真訊號」仍有一定商榷餘地(詳見5月9日本欄),故當時筆者建議再等一會才入市;事隔兩個月,恒指經過「五窮月」和提前「翻身」的6月後,終確認發出估波買入訊號。是次我們重溫這個可靠性極高的買入訊號,進而討論按這訊號部署入市,有什麼地方須留意。

估波指標是技術指標(Technical Indicator)的一種,這指標是從指數或股價本身的走勢衍生出來,類似讀者常用的相對強弱指數(RSI)及MACD技術指標。這指標主要用作捕捉股市見底訊號,早期的估波指標算式是應用在每月數據上。

計算程式如下:

Coppock Indicator = WMA10(ROC14+ROC11)

WMA = Weighted Moving Average(加權平均數)

ROC = Rate of Change(變化速率)

若以文字表述,其計算方法就是14個月和11個月指數變化相加後的10個月加權平均數。換言之,估波指標是指數變速的移動平均值,與一般如移動平均線等追隨趨勢的指標沒有太大差異(只是運算方式不同)。

順帶一提,「估波指標」程式參數的釐定,有趣之處是參考哀悼親友所需的復元時間;換言之,上述假設「哭股喪」的時間約為11至14個月,預計股市下瀉11至14個月後,市場情緒將有所改善(或逆轉),大市亦理應可以見底回升。

半世紀僅一次誤鳴

估波指標的「買入訊號」,是當指標跌至零水平以下並且掉頭回升之時(即停止探底);假如買入訊號發出後,指標尚未升回正數水平上之前,便再度掉頭向下,這便屬於「誤鳴」【圖1】。至於「沽出訊號」,傳統版本是待估波指標升越零水平後,再次跌穿零(以每月收市價作準)才平倉。

不過,這沽貨訊號顯然十分滯後,故筆者把「沽出訊號」改良至當估波指標升越零水平後,並且由上而下跌穿48個月估波指標移動平均線時平倉。雖然這或許不是最理想的平倉策略,惟從回報率看,這較傳統做法相對較佳——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高出約1個百分點,即不致令盈利大量流失。

估波指標早期是應用在美股上,自1947年至今,標普500指數曾發出過19次「買入訊號」,僅3次屬誤鳴,準繩度十分高。恒指方面,自1970年至今年5月近半個世紀,估波指標只曾發出過11次「買入訊號」(不包括6月底這一次;見下文),只有2002年初的訊號屬於誤鳴(或與香港2003年出現沙士疫情有關),即命中率逾九成!若按這訊號入市,過去10次「真訊號」都錄得不同程度的回報,如以盈富基金(02800)作為投資標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10.73%,稍高於全期買入後持有(buy and hold)的10.23%,惟前者入市時間只是後者六成二左右而已【圖2】。

正如早前分析,按4月底收市價計算,恒指估波指標已發出「買入訊號」,惟當時的讀數只是稍稍高於3月份不足0.025,是歷年發出「買入訊號」時差距最少的一次。故此,當時筆者建議讀者再觀望多一段時間,才作入市部署,猶幸此舉避過了恒指大瀉近一成的「五窮月」。在隨後的6月份,恒指由低位回升約6%,這次最終確認發出歷年第12個估波指標「買入訊號」。

恒指發出估波指標「買入訊號」,在入市部署上有三點值得留意。

一、這是一個中長線訊號

從估波指標程式應用在按月數據上,可意會到這是一個中長線訊號;不然,歷年也不會只發出12次入市訊號這麼少。

事實上,從歷年恒指發出「真訊號」至平倉所維持的時間,平均長達35個月(中位數為26個月),最短持貨時間也逾一年之久【圖3】。若讀者只想短炒,這個訊號或許不太合用。此外,由於這個訊號持貨時間動輒以年計,故此投資回報理應加入期內派發的股息,意味這策略的實質回報率應該較【圖2】顯示為高。

二、發出訊號後恒指不一定迅即開展升浪

從歷年恒指估波指標可見,「買入訊號」發出後,並不代表恒指隨即開展升浪。歷年發出「真訊號」後,恒指首100個交易日內(即約5個月)多會錄得不同程度的跌幅(10次訊號中有7次首100日內最大跌幅超過3%,最深達15.5%),隨後才會開始較長的升浪【圖4】。

換言之,雖然恒指在剛過去的6月底發出「買入訊號」,惟未來數月恒指(稍稍)跌穿6月底收市價28542點的機會仍高。若以過去10次「真訊號」回落4.5%的中位數推算,不排除恒指或先回測約27000點附近位置,才開展升浪。

三、最好的入市時機、最壞的入市時候

從宏觀角度看,環球經濟下行壓力與日俱增,本周初各國公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歐羅區、中國以至環球表現均已跌至50盛衰分界線之下,反映製造業在多個主要經濟體系已呈收縮。美國縱使還在50之上,惟走勢每況愈下,前景同樣偏淡【圖5】。此外,可有效地反映環球經濟狀況的南韓出口增長,6月份剛公布是下跌13.5%,為2016年1月以來低位,在在反映環球經濟前景同樣未許太樂觀。

然而,恒指卻在此時此刻發出中長線估波指標「買入訊號」,是否不合時宜?是否意味今次誤鳴的機會甚高?木宰羊。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大升浪往往都在前景不明朗甚至黯淡的客觀環境下誕生。

嚴守止蝕風險可控

無論如何,既然這個估波指標歷年有如斯高準繩度,始終有一定參考價值。讀者只要嚴守策略止蝕,即未來數月若估波指標在低於零水平再次掉頭向下時(即確認誤鳴)作出止蝕,相信當中的風險是可控的。

信報投資研究部

[email protected]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