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靈糧堂劉梅軒中學校長 多元活動發掘學生潛能

王嵐| 校長訪談

2018年6月25日

「我們學校出名比較多活動!」靈糧堂劉梅軒中學潘慶輝校長說畢即數出涵蓋體育、藝術、制服團隊等範疇的活動:「如武術、龍舟、欖球、棒球、詠春、無伴奏合唱團、手鐘隊、工程小組、民安隊少年團等等。」

「一生一體藝」外,學校亦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的活動或課程,更於體育課引入「動感校園」活動,讓學生接觸一些較少見的項目,如長拳、棒球、拳擊、健球等。潘校長強調:「發展學生的專長是學校最重要的事。如果同學來到學校時未了解自己擅長的是什麼,我們便提供豐富的機會讓他們去嘗試,幫助他們去發掘自己的潛能。」

學校活動種類多,更銳意讓學生接觸一些較少見的類別,就是明白每個學生各有專長,希望他們從中發展出興趣,進而開拓出自己的才能。其中在雜耍方面,便有學生在去年的第6屆全港青少年雜耍大賽中獲得「新秀雜耍組」二等獎。

學校的「靈糧雜耍家」成立於兩年前,藉着參加由啟勵扶青會及公益金聯合開辦的「雜耍小組」開始。原來學校參加計劃的契機,源於一句口號:「恐懼不再,成功在望!」負責老師不辭勞苦地籌辦小組,希望參加的學生能夠如活動口號般,通過練習雜耍,鍛煉自己克服困難、向成功前進的決心。

潘校長介紹學校活動,亦特別提及龍舟隊,「我們的龍舟隊是香港青少年代表隊,經常代表香港出外比賽。佢哋去過嘅地方仲多過我呀!」他細數:「例如剛去過捷克、意大利、俄羅斯。」去年9月,同學便遠赴意大利,參與了意大利威尼斯國際龍舟邀請賽,更在6項賽事中分別獲得亞軍和季軍佳績。

為龍舟隊設溫習班

有如此成績,平日的練習自然絕不怠忽,潘校長亦直言:「他們是年中無休地練習!」學校設有健身房、划艇機,方便學生鍛煉體能,但實際操練也需要,「他們會到沙田城門河練習,或到三門仔那邊的練習基地。」因屬水上運動,操練便有季節限制,於酷熱夏天練習時,每每頂着猛烈大太陽,絕不輕鬆。不能下水的日子,同學便留守在室內練體能。

龍舟隊對學界來說還有另一難處,「因為龍舟比賽多在6月舉行,剛好與學校考試撞期,如何去衡量很重要。」這也說明了為何這項有益身心的體育運動在學界來說不算普遍。針對這「難點」,學校為龍舟隊員特設一個考試溫習班。「我們對他們有要求的,如果玩龍舟,就一定要參加這個班。」

作為師長,自然少不了督促學生兼顧好學業和活動的職責。潘校長補充:「所以這班學生有很強的紀律,氣氛也很好,他們一起溫書、一起練習。」

學校自2014年參加了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及香港科技教育學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機械人的融合」計劃,成為分區培訓中心。去年更獲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科技研究院確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創新科學教育基地」成員。潘校長詳細介紹與中大合作的內容:「我們的同學到中大工程學院上課,然後再將學到的知識教給其他學生。」學校會發信邀請區內的學生到校,「主要是新界東的小學生,在星期六來我們學校上一個3小時的課程,由我們的學生擔當老師,教授小學生自己在大學裏學到的STEM知識。」

潘慶輝校長指,課程有不同深淺程度,既有較淺白的入門程度,亦有較深入的應用。「計劃不只讓我們學校學生在相關範疇的水平得到提升,更因為學生需要負責推廣、教授,讓我們可以和區內的小學生和家長一起共享教育成果。」

開放使用3D打印機

談及資源共享,學校最近再開拓新項目,「我們成立了一個3D打印中心,大約有8至10部打印機。目前定於每個星期五下午,開放予區內的中、小學校,讓其他學生來一起使用。」除了作為一種教育推廣外,潘校長亦希望能藉此機會創造平台,促進交流,「其實3D打印在實際操作上也有不少竅門,有了這個平台,就可以方便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除卻熱門的STEM,劉梅軒中學對於自然生物的科研也投放了不少資源,「我們也和理工大學合作,開闢了一間課室,專門飼養了一些特別的甲蟲。」他生動地介紹:「有些相當大,有些有角或有鉗!」原來這些甲蟲全都是由學生親自搜集得來,「他們自己在學校後面山找,找甲蟲的卵,然後回來照顧、等待孵化。」他還提到學生們養了一種「透明的蝦」,「我聽他們說要用幾百元買回來呢!」

潘校長強調活動對全人教育的重要,而學校除一般的校內、校外興趣班外,去年更首辦一個別開生面的交流團,「這個生活體驗交流團叫『背包流浪@台灣』,去年第一次辦,由5位老師帶着22名中一至中五的同學,到台灣進行了為期6日5夜的『流浪之旅』。」

潘校長笑一笑再說:「當初我們招募的時候,已經開宗明義地告訴學生:參加這個交流團,所有行程需要自己規劃,不是舒舒服服去享受。」

交流團名為「背包流浪」,自然較為刻苦,「對呀,我們規定學生只能以一個比較有限的金額,規劃交通方法、膳食安排等。」他指出,帶隊老師和學生回來後分享,行程中充滿了磨難、意外,但同時也盛載了很多溫馨,「是一次交織了歡笑與眼淚的旅程。」

那次交流團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更遇上惡劣天氣,「他們去年12月中去,剛好遇上大雨,又濕又凍,真的是有一種披荊斬棘、迎難而上的意味。」

22位學生分成幾組,每組由不同學生擔任職責不同的崗位,如負責財政、領路、安全等。而領隊老師則化身觀察者,不參與組員的決策。學生自行規劃,需要每天量入為出。

不少學生回來均笑言不知吃了多少頓滷肉飯(每份約7港元)。學生出門在外,人生路不熟,自然問題多多,有時是看不懂地圖,有時則吃閉門羹。校長坦言:「他們當然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難免會有爭執,但過程中會漸漸找到合作的方法,一起解決難題。」

師生背包遊學自強

這隊交流團在這6天的旅程中,師生們均一起揹上大背包,身披雨衣,在台灣感受真正的地道人情。他們不僅在小店與老闆聊店舖的歷史,更為了籌募旅費而準備街頭表演,「學生們練習唱歌、彈結他、武術等等,但因天雨關係最後未能成功賣藝。」惟同學們真心誠摯的排練早已看在老師眼中。

活動如此具有挑戰性,是否參加的都是成績或表現較好的學生?「不是的,我們不是以這個作為標準,而是看學生的參加意願。」那麼帶隊老師們應該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照顧?「事實上的確會發生不少狼狽的情況,但我們不會覺得這是問題,因為活動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成長。成長就難免會有撞板、跌倒的時候,只要他們懂得吸收教訓,從中學懂正確的方法和態度,體會到堅持、合作、不放棄的重要就沒問題。」

回港後,學生的轉變和成長亦讓家長喜出望外,沒料到一次短短的交流團,就讓他們學會自強。「老師回來之後和同組學生關係也很好,因為大家一起經歷了甘苦,就像多了幾個徒弟般。」

迴響這麼好,問潘校長來年會否再接再厲?他開朗笑道:「會呀!我們很快就會再有第二屆。」

 

潘慶輝小檔案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兩子一女

學歷: 教育行政碩士、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教育學士、教育文憑

執教科目:設計與科技、數學、聖經、興趣:運動、音樂

座右銘: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着標竿直跑

 

 

 

靈糧堂劉梅軒中學

成立年份:1999、類型:資助、學生性別:男女

校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九章十節

學校佔地面積:約7000方米、地址:新界大埔雍宜路3號

 

 

撰文:王嵐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校長  以音樂劇紀念校監奉獻故事

下一篇沙田培英中學校長 教學生讀得又玩得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