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疫情趨生低碳綠色經濟

陳秀明| 宏觀遠瞻

2021年5月14日

延續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甚至世界經濟原本的運作模式。從新能源汽車、植物肉(Plant-based Meat)、人造鑽石、到綠色金融,一場以低碳轉型為核心的新經濟成為不可阻擋的全球趨勢,將帶動更多資本流向綠色低碳領域。

當前,眾多政府和企業,尤其是在歐洲和亞太地區,意識到應對氣候危機的緊迫性,並作出淨零排放的承諾。

美國、歐盟、法國、瑞典、英國、加拿大、紐西蘭、日本、韓國等國家相繼宣布2050年實現「碳中和」;佔全球碳排放量四分之一的中國會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這些行動不僅有助實現全球經濟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過從大氣層清除二氧化碳的數量,更是全球暖化幅度控制在攝氏兩度以下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不過,要完成這個目標極其艱難,且甚具挑戰。可再生能源例如風力、太陽能等,發電時去碳化只佔整體排放的30%,而餘下的70%排放去碳化來自鋼材、水泥、交通系統、肥料生產等。要解決每一個行業碳排放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低碳前沿技術的創新水平和產業轉型。

支持創新環保技術開發

以畜牧業為例,每年大約排放71億噸二氧化碳量,佔全球溫室氣體總量的14%,超過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總和。

數據顯示,為人類消費而飼養的700億隻動物,需要全球約30%土地、16%淡水和三分之一糧食產量。疫情引發了人們對動物肉消費和公共衞生風險之間關聯性的擔憂,催化食品科技行業的變革。

在今年5月6日舉行的滙豐私人銀行「觸發轉變的漣漪:推動可持續發展浪潮」網上研討會上,我們看到科技可以製造出極其美味的「培植肉」(Cultivated Meat)和解決氣候危機。美國加州食品公司Eat Just獲得新加坡政府批准,銷售在實驗室用家禽細胞培養的「人造雞肉」,在大飽口福和獲取所需蛋白質的同時,大大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給予面臨糧食短缺的地球一個巨大改變。

同樣的轉變亦在其他行業滲透。通用汽車承諾在2035年前停止生產汽油和柴油汽車,轉向電動汽車;全球最大珠寶商潘多拉將停止使用開採的鑽石來製作珠寶,轉向使用實驗室生產的人造鑽石;金融機構將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新的融資及投資標準。

以滙豐為例,目標是在2030年提供7500億至10000億美元的可持續發展融資及投資,支持客戶轉向更可持續的發展經營模式,同時為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開闢新融資途徑,支持有前景及具創新性環保技術的開發。

ESG及可持續投資需求增

根據滙豐投資管理在2021年4月發表的可持續投資調查顯示,在香港、中國和新加坡3個市場,超過一半的受訪投資者表示,新冠疫情提高了他們對ESG以及可持續投資考慮因素的意識,促使其重新評估投資方式。其中,可持續性、環境影響和氣候變化被3地投資者視為最值得關注的三大ESG議題。在未來3年至5年,這3個亞洲市場半數以上的投資者認為其投資組合將100%由可持續投資組成,該比例高於英國。

事實上,疫情爆發以來,不少可持續投資產品(如ESG基金或ETF,即「交易所買賣基金」)表現,明顯勝過傳統式的基金。晨星(Morningstar)數據所得,2020年與可持續投資相關的開放式基金與ETF的淨申購金額達到511億美元,是2019年214億美元的兩倍以上、2018年54億美元的10倍之多。與全部股票型與債券型基金比較,可持續投資基金佔整體共同基金市場淨流入金額的比重,已經提高至四分之一的水平。

隨着亞洲家族企業進入傳承換代時期,將進一步激發對ESG和可持續投資的需求。年輕的財富繼承者對待財富本身的理解和態度更加多元化,他們關注財富對社會、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期待變革,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能創建多樣化、包容且公平的未來。

雖然近年來投資者對ESG議題的認識有所加深,但在可持續投資產品和服務方面的意向和行動存在重大差距。

滙豐調查顯示,在香港、中國和新加坡市場中,近半投資者認為市場上缺乏滿足其需求和關注的可持續投資產品,其中以中國投資者最為明顯。香港方面,有30%投資者表示未獲提供此類產品。

隨着ESG在亞洲逐步主流化,相關的投資產品會變得多樣化,監管對ESG訊息披露的要求提高,企業ESG訊息的規範化,將推動整體可持續投資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這些均為投資者在市場波動時重新平衡組合提供新機遇。因此,高淨值投資者要加深對ESG理念的了解,加快部署可持續投資的布局,做好迎接市場機遇和挑戰的準備。此外,我們今年加大資源投放推動可持續投資,透過投資者教育、ESG產品開發和網上研討會,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總結而言,氣候變化既是一項緊迫性的危機,亦是催化蛻變革新的契機。隨着全球經濟向淨零排放邁進,投資者只有走在世界轉型的最前端,才能夠取得最佳投資回報,可實現創富、守富以及傳承的完整生命鏈。

作者為滙豐私人銀行亞太區總監

 

上一篇劉家怡: 將環保理念注入強積金管理

下一篇報告:港去年綠色債發行量創新高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