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一條鞭法」讓全民分享樓價升幅

曾國平| 經濟3.0

2021年1月27日

面對經濟不景,政府要「逆周期」,本應減少收入、增加支出。《財政預算案》即將出爐,各界紛紛出謀獻策,例如港大學者團隊就建議取消印花稅等交易稅收,改以差餉這種恒常物業稅調控樓市,有需要更可以透過增加差餉抑制樓價。

派糖和疫情的階級差異

印花稅以及其他辣招跟隨樓市盛衰大上大落,不利政府收入穩定。相比之下,租金波幅不及樓價,以此為基礎的差餉不會像印花稅等的交易稅收難以預測。記得欄友徐家健早在2013年〈再談取消印花稅〉一文中提出這觀點,最近又在〈當內地房產稅取代高地價政策〉一文重提。建議提出多年,我們寫完又寫,現實是7年後的今日樓市辣招依然很辣,退稅退差餉等派糖措施卻幾乎年年出現,跟穩定政府財政的目標剛好相反。

香港樓價過去十幾年的升幅,人所共知。經歷過2019年的社會動盪,加上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襲,過去兩年樓價埋單仍有升幅。

有樓無樓,足以令香港人財富分布差天共地,這種不均如何一代傳一代、如何導致社會不穩等話題,大家都耳熟能詳,不用重複了。透過退差餉派糖之不合理,在於這筆錢主要來自社會中上階層,這樣還富於民,其實是令富者愈富,比「全民派錢李嘉誠都有得拎」的不公誇張不知多少倍。

疫情之下,政府推出一系列監控政策,服務業、飲食業、旅遊業等首當其衝,受影響的主要是低技術、不能在家工作的勞工;而能夠安然work from home、薪高糧準的,則以高技術高收入的為主。此外,保持社交距離、停止晚市、網上授課等的防疫政策,居住環境較惡劣的市民亦蒙受較大痛苦。

既然疫情打擊如此有「階級性」,若果今年預算案仍舊選擇退稅退差餉,那就更有雪上加霜、劫貧濟富的意味了。

根據過去數字,每年政府差餉收入約為200億港元。異想天開,若將這筆收入除以香港人口,每人就可獲派約3000港元。雖然去年樓市交易量受疫情打擊,但各種樓市印花稅的收入,相信仍會一如以往比差餉可觀。

將所有來自樓市的政府收入讓全民共享,已足夠每人派錢8000港元,達到「逆周期」的效果。

以差餉徵稅再平均派發

其實這個做法不一定是異想天開。雖然政府財政陷入赤字,但大家要緊記,政府仍有約1萬億港元的財政儲備,加上各種未曾動用的基金以及一筆「基金權益」,可以自由動用的資金其實仍然可觀。就算政府要興建「明日大嶼」,巨額支出將來亦會有賣地收入增補,不代表庫房會因而被掏空。我們多年來主張全民派錢的理由,依然適用。若果政府能夠從善如流,取消樓市印花稅,改以增加差餉彌補收入,政府還是會因為樓市上揚而賺得盤滿缽滿,分別只是金額遠為穩定而已。

與其每年在政治壓力之下退稅退差餉,一個既能減低香港財富不均、讓全港市民分享樓市升幅,亦能保持樓市有效運作、穩定政府財政的做法,其實是實施「一條鞭法」,取消其他所有樓市稅收,單以差餉向業主徵稅,再將金額平均派發給香港市民。

差餉作為一種恒常物業稅,由業主和租戶共同承擔,增加居住成本,降低住屋需求,租金下跌,樓價亦會下跌,因而有其抑壓樓價的作用。不過,差餉雖有此威力,但為求簡單,差餉稅率應該保持平穩,不必加加減減作為調控樓市的工具,一來政策回應往往慢半拍,差餉時高時低,隨時為樓市添煩添亂;二來隨市況加減差餉,到頭來又會為財政帶來不穩,違背了政策原意。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上一篇波叔加稅論KO派錢訴求

下一篇政府如何開源不節流?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