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初探香港養漁業困境與發展前景

孔永樂 王昊|

2021年10月14日

9月30日,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再次深入探訪基層社會,當中到香港仔避風塘親自了解香港漁民的工作及生活現況,重視及聆聽漁業界的聲音。直接落區有助了解市民的真實情況,讓政府日後有效運用有限資源及相關政策聚焦及解決問題。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香港現時已是著名國際金融及旅遊中心。然而,近年來香港產業結構單一化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其中過分依賴四大行業,這亦令青年人欠缺向上流動的機會。事實上,特區政府可以投入資源,促進本地經濟多元發展,擴闊就業市場,推動香港經濟轉型及為基層市民提供更多不同的工種及發揮所長的機會。

香港漁農業發展是一個值得討論的範疇。今年公布的《施政報告》中第77段落提及會為漁農界引入先進技術,並運用「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和「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協助業界提升效率把握機遇(詳見《施政報告》第26頁)。筆者認為,特區政府可以提出更多具體政策建議,並勾勒出長遠的漁農業發展藍圖,以改善現時業界的困境。

香港人均海鮮消耗亞洲第二

回歸後,特區政府甚少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改善漁農業發展,而香港漁農業亦逐步式微,從業人員佔本地整體工作人口不到0.5%。不過,香港漁農默默耕耘,即使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穫,對社會也有貢獻,特區政府有責任改善漁民農民的生活及推動漁農業持續發展。筆者早前亦與養漁業的從業員交流,對於養漁業有以下的看法。

相對於養雞、養豬等行業,本地養漁業現時遇到的困難更大,主要的原因是本地市場的魚價並不高,這與相關技術關係不大。在本地市場內,本地新鮮雞及本地豬的價格相對昂貴,但一般的本地魚在香港市場只賣20元至30元,這基本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價格相若;不過人工、運輸及其他成本已經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大幅上升,一度享譽盛名的香港本地蠔和遠銷日本的魚類早已風光不再。現時養漁業的整體利潤並不多,如遇到風災、雨災或天氣突變時會令大量的魚死亡,投資可能血本無歸,有關人士或即時陷入困境。面對此情況,不少年輕一代已經一早轉行。最終,從事香港養漁業的人口愈來愈少,新界荒廢的魚塘愈來愈多。香港人均海鮮消耗量亞洲第二高,全球排名第八,漁業不應該如此式微。

重點打造特色魚種

雖然漁業不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領域,但香港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和漁業資源,漁業仍有發展空間及獨特的生存價值,但過去沒有得到重視。事實上,世界上擁有良好自然資源的國家和地區不少都發展出知名的漁產品,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當中也不乏發達經濟體。例如挪威三文魚、美國波士頓龍蝦、歐洲生蠔,印尼沙巴龍躉、中國江蘇陽澄湖大閘蟹及馬來西亞「忘不了」等等;新加坡近年也加速推進漁業及農業發展。只要確保品質及安全,本地及國際市場亦大受歡迎,價格自然會上漲,這樣便能改善業界人士的就業及生存環境。

最近,香港一部專題紀錄片《無窮之路》挑選了中國十個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貧困地區案例,分析當地人民如何能夠成功脫貧。當中一集描述廣西4名農民子弟,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融安創業,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培植更優質的金桔,再通過新興的互聯網營運模式賣往全國,當地農民的收入馬上有所改善,之後繼續投入資源進一步改善金桔的品質。

由此可見,特區政府只要能夠推動香港漁業建立一個國際品牌,對於扶持香港漁業以及推廣香港獨特文化都有好處。香港是美食之都,喜歡海鮮的人數眾多。從世界各地的經驗可見,只要香港能重點打造一至兩種具特色的魚種,在國際及本地市場能賣出好價錢,資源充足後,便能進一步改善養漁業的生態及發展。漁業的發展也能帶動電商、市場推廣、物流及貿易等相關行業,增加不同種類的工種讓青年加入,為行業勾勒出一個更美好的將來。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首先可以完善現時的「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在現行機制下撥出一項供申請者考慮如何建議如何提升整體行業。現時基金計劃包括不同方向,各申請者為特定的範疇提出建議,如改善放置海魚魚箱、中藥剩餘物作為水產飼料添加劑的應用等。不過,這些項目對於整體行業的生存欠缺宏觀及長遠的發展藍圖。

新機制下,基金或預留資源讓大學機構、智庫或漁業相關組織進行全面研究,為業界提供更宏觀及長遠改善漁業的具體方案。

設專家委員會建議改善方案

第二,特區政府可成立大約10人的委員會,邀請國際、內地及本地的大學教授及相關專家,定期與漁農界人士討論如何改善香港的漁業,以及進一步融合大灣區發展。國際及國內專家可分享提高競爭力的相關知識及最新技術,改善香港漁業的現狀。香港本身具備專業人才及地理的優勢,相信3年內必定能將香港漁業的發展改善。第三,特區政府及旅發局都需要投放更多資源對外宣傳及打造香港的優質漁業,讓外地人也逐漸認識到香港不單有國際頂級餐廳及馳名的調味醬料,同時也有優質魚產品,吸引外國人購買,從而建立香港新的國際品牌。

香港的政治環境現時已經有了巨大轉變,對於施政將會更加有利,希望特區政府給予漁業足夠的支持,用新思維促進經濟多元,改善民生,凝聚各界民心。

孔永樂為華人學術網絡成員;王昊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上一篇選戰敲響 你準備好了?

下一篇調整心態 放膽改革 實現香港2030+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