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明日大嶼實際效益遠超成本

李鏡波|

2020年12月4日

「明日大嶼」是香港未來20至30年的長遠發展計劃,關乎香港整體規劃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中部水域人工島的填海工程可滿足香港中長期的土地供應需求,比起零碎的棕地及改劃等選項,較易作整全規劃。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專資會)支持特區政府推進明日大嶼項目,並冀望立法會財委會能盡早表決通過有關的撥款申請,讓「明日大嶼」項目能盡快上馬。

每年平均出資數百億

對於社會有輿論聲音指出,「明日大嶼」造價太高,一旦施工將耗盡政府儲備。事實上,政府已多次強調6000多億元並非一次過付清,而是攤分20至30年支付,每年平均約數百億元,相對政府每年財政支出預算4000億至5000億元,政府絕對有足夠財力承擔。

數以千億元的工程是政府以至全港市民一項非常重要的投資,不過這項投資的預期回報相對更大。據測量師學會最近的測算,保守估計第一階段交椅洲填海造地1000公頃,將提供4000多萬方呎商業樓面及約20萬個房屋單位,按每方呎商業樓面地價9000元的估計,商業土地收入約3600億元,連同私人住宅用地,預計這項目20年內將帶來9700億至1.14萬億元賣地收入,遠高於項目的預計成本。

事實上,在人工島建立的第三個商業核心區,不但可提供大量商業用地,補足傳統核心商業區甲級寫字樓用地持續短缺,再者,估計每年可帶來約20萬個就業機會,待人工島上的商業活動充分投入營運後,每年可帶來1410億元的增加值,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

「明日大嶼」的重要性不僅本身可創造1700公頃土地,更可提供一個全新的公路及鐵路網絡,作為住在新界西北居民到大嶼山及港島市區的交通選項,打通新界西北的交通走廊,有助紓緩現時屯門公路及西鐵線的交通負荷。

專資會明白市民擔心「明日大嶼」耗盡政府財政儲備,除了以公帑支付工程費用外,建議政府考慮不同發展模式以紓緩財務負擔,如出售填海造地發展權、BOT模式(建設─經營─轉讓)、「鐵路加物業」模式、發債融資等。

須盡快通過前期撥款

以出售造地發展權的融資方式為例,政府在發展沙田新市鎮時,就曾邀請私人發展商投標參與發展,由私人機構進行填海及興建相應配套,政府回收七成土地作公共房屋及其他基建。如用此方式發展,政府毋須承擔填海及相關費用,大大減少超支的疑慮。

為了提供足夠土地滿足社會今天及未來發展需要,增加土地供應刻不容緩。在眾多增闢土地的方案中,「明日大嶼」是最高效的方案。反對項目的人士一直斟酌於造價問題,按專家估算「明日大嶼」的賣地收入將遠超填海成本,再者,政府可考慮不同發展模式以紓緩公共財政負擔,基於項目的財務回報及對社會各方面產生的效益,專資會冀望立法會盡快通過「明日大嶼」前期撥款申請,以解決香港長久以來面對的房屋土地短缺問題。

瑞信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董事、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上屆會長

上一篇《施政報告》沒有說的防疫政策

下一篇施政報告助香港青少年獲得「重生」良機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