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論《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政策

劉勵超| 天圓地方

2019年10月24日

今年《施政報告》土地房屋政策與措施佔整體篇幅近一半,惟輿論仍非常負面,皆因報告提出的政策與措施,非但未能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實質大幅增加房屋和土地供應,更惹來為私人房屋市場「托市」的批評。況且,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在即,泛民派除了政制改革外,必然把批評特區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納入競選政綱。即使建制派眼見林鄭政府如此弱勢(坊間流傳明年年初特首換人),也未必願意盲撐《施政報告》內容。市民若懷疑政府是否有能力順利落實措施,亦不無道理。

房屋方面,特首豪言壯語訂下「清晰目標」,要讓「每一個香港人和他的家人,不再需要為住屋問題費煞思量,都將可以在香港——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但未有具體言明何時及如何達標。特首宣布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間接鼓勵市民置業,跟前任特首梁振英採用辣招管理房屋需求政策大相逕庭,但這段時間房屋供應緊張的問題未見有所紓緩,何以林鄭甘冒加劇房屋供求失衡的風險?此舉是否明智?政府雖然忠告市民置業要量力而為,但當誰都看到未來數年房屋供應短缺問題解決無望,預期樓價還會高企之際,恐怕只有少數人不會動心吧。

其他的房屋措施,包括調高新建屋項目中「綠置居」和「白居二」與公共屋邨的比例、把市建局重建項目從過往百分百私樓改為私樓與「首置」混合發展,以及在政府標售的私人住宅土地上提供指定數目的「首置」單位,僅為配合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由6︰4改為7︰3目標。惟政策沒有加大整體房屋供應,對調低私樓價格至大部分打工仔均可負擔水平,以及縮短輪候入住公屋時間,並無幫助。

其他,如特首建議房委會加快出售4.2萬個未售出的「租者置其屋」單位,若然單位售價已低至評估市值的二折仍無人問津,恐怕就算如學者先前建議以象徵價一圓出售,亦不會大大改善銷情。退一步,就算「加快」招數有效,充其量是提高了港人擁有自置物業的數目和比例,對平抑私樓價格和增加住宅整體供應也是起不了作用。

人所共知,解決房屋問題的關鍵是足夠的土地供應。在去年的土地大辯論,要求政府使出「尚方寶劍」收回發展商在新界「囤積」的農地及棕地興建公屋的聲音,獲不少市民支持,當時特首對此反應冷淡。事隔一年多,特首宣布其「突破思維」,會為確立的公共用途收回私人土地作百分百公營房屋及「首置」和相關設施發展,不少媒體朋友視之為特首「轉軚」多過「突破」。

究竟「轉軚」抑或「突破」都非重點,最重要的是收地這把尚方寶劍能否所向披靡,令發展商甘於收取他們視為無物的法定特惠補償津貼後離場?就算發展商不「托手踭」,政府如何妥善安置租用棕地的各行各業作業者,讓他們繼續經營,而政府可盡快收回土地?就此政府年多以前已開展技術研究,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去年年底已向特首提交報告,後者於本年年初亦已全盤接納小組建議,而部分建議政府在土地大辯論前早已有考慮和研究,特首卻以過去數月社會紛爭為由,解釋落實的工作被拖慢,欠缺說服力。特首說她的管治團隊必須更大刀闊斧排除萬難,在社會紛爭平息無期之時,切望特首坐言起行,重建市民對政府處理房屋土地問題的信心。

劉勵超  地政總署前署長

上一篇經濟紓困稍稍鎮痛 社會內耗仍待止血

下一篇施政報告能令香港醫療雨過天青?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