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宣布向進口鋼鐵及鋁材徵收關稅,更揚言不惜與中國打貿易戰。昨日外電報道,特朗普政府將在周五前宣布對最多達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目標鎖定在科技、通訊,以及智慧財產權領域。面對特朗普咄咄逼人,中美貿易戰如箭在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開口釋出善意,呼籲各方理性看待中美貿易糾紛、「不要感情用事」,又形容貿易戰沒有贏家,中國希望與華府共同努力,減少美國對華貿易赤字。
冀合作減少美對華貿赤
李克強直言,近期有關中美貿易戰的聲音較多,但他認為「戰爭」這類字眼,有悖貿易理性溝通原則,因貿易是要透過協商、談判、對話去解決,期望雙方保持理性,美方能放寬對華高技術、附有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中國亦會嚴格保護知識產權,「不要丟了這個平衡中美貿易的重器,實際上也是丟了賺錢的機會。」
他又提到,去年中美貿易規模高達5800多億美元,靠的是市場和商業規則去推進,成果並不容易,中國亦不願意看到有較大的貿易赤字,不僅是對美國。希望達致貿易總體平衡,否則難以持續。李克強透露,中國會進一步開放貿易,「門會愈開愈大,以更開放的姿態,繼續進一步降低進口商品的稅率總水平,逐步實現取消或者是放寬股比的限制。」
不會走「國強必霸」道路
市場關注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會否動用巨額外滙存底和所持有的美國國債,李克強強調,中國是長期負責任的投資者,會按照市場規律,對外滙存底進行多元化及市場化的操作。
至於外界有聲音質疑,中國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是要以資本影響他國的政治和外交政策,甚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李克強稱這是過慮,表明中國永遠不會搞擴張,即使將來強大,亦不會走「國強必霸」的道路,願意與各國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