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與病毒共存」中期檢討

李道|

2021年9月23日

「與病毒共存」是否可行?疫情沒完沒了,病毒或難滅絕,各國已相繼採此策略,不再堅持爭取「清零」。究竟,有關地方最新情況若何?經過一段時間政策發酵,現在不妨來個中期檢討,看看我們應否效法。

死亡比率減 不等於死人少

最隆重其事宣布「與病毒共存」,繼而於7月中旬解除口罩令、社交距離要求的英國,乃最佳參詳對象。查當地七天日均確診人數,從「自由日」後一直維持在2.5萬至4萬左右,比年初高峰時逼近6萬大減近半,而更重要是,日均死亡人數亦從約1200人,銳降九成至現在約140人。所以,當地認為疫情已經受控,毋須無休止地嚴加防範,下月初還將進一步放寬入境限制,由「紅黃綠」的交通燈制度,簡化為只設「紅色名單」,於此負面清單以外者,只要打齊針便可入境,不用再提供病毒檢測陰性報告。

問題是,上述情況是否足以令人收貨?有曰,有鑑死亡率減,故可以一般流感看待新冠疫情。不過,假如按現時疫下每日140人死亡推算──日死140的數字已持續兩三星期居高不下──則一年下來因此病歿人數將超過5萬;比較而言,英國官方資料顯示,單計英格蘭和威爾斯於2018年和2019年分別只有1223人和1598人因流感而死。敢問,這是「live with COVID」,還是「die with COVID」?

作為全球累計確診人數第四多的地方,英國至今已有超過13.5萬人染疫死亡,以當地人口9倍於香港衡量,即相當於在港有1.5萬人病逝,而香港實際疫下死亡人數僅為213人。以最新疫情來看,英國最近每日約140人病逝,若按香港人口比例看待,就相當於我們每日死16人。值得留意的是,英國疫苗普及率高逾70%,約65%人口並已打齊針,兩個數字均較香港高出十多百分點,尤其香港80歲以上的長者接種率低至14%;如果香港同樣「與病毒共存」,死亡情況會否更加糟糕?香港市民是否接受得來?

在日本,首相菅義偉很大程度因抗疫不力而請辭;在美國,若非疫情肆虐,前總統特朗普亦被認為好大機會連任;在德國,過去72年來執政了52年的基民聯,亦恐受累抗疫不力而勢在周日大選落敗。議會制下,英國首相約翰遜因保守黨力挺而沒多少下台壓力,但YouGov最新民調顯示,愈來愈多人已對他不以為然,正反評價者由5月時各佔一半,降至8月底支持比率只剩35%,反對比率則升至58%創出他上任後最高。

英國開先河後,另一個大家較關注的「與病毒共存」地方,乃是新加坡。獅城8月中旬宣布作此政策調整,不惜放棄與香港推動「旅遊氣泡」,轉而分階段向更多國家重開邊境,本地防疫限制亦將陸續解除。當地的疫苗普及率比英國還要高,已打針及打齊針的人口比例均已高約80%,因而被視為更有條件全面解封。

經過一個月左右時間,當地疫情如何?驚人地,每日確診宗數從此前約50宗攀至超過1000宗,幾乎創出疫情以來最高;即使當地病逝人數持續低位徘徊,多維持在0至2宗,惟與去年持續半年的一波疫情相比,當時共造成27人死亡,自從「與病毒共存」短短一個月起計,則已有16人因此病歿──隨着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未來死亡人數亦料滯後上升。是故,新加坡抗疫措施已稍見掉頭收緊,其中教育部就要求小學轉為網上授課。

欲速則不達 復常事與願違

兒童尚未適合接種疫苗,無疑是抗疫政策及「與病毒共存」的重大缺口。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得州,復課首周已有超過5.1萬名學生確診,全國9月初且一度有超過1400間學校重新停課。官方統計顯示,截至9月18日,美國確診個案中以16至17歲的群組最多,每10萬人口裏一周錄得176.6宗,其次是12至15歲的166.1宗,而5至11歲亦有152.3宗,遠遠多於65歲以上的80餘宗;要補充的是,此乃停課後、好轉後的狀況,查開學之初前三者數字均幾乎翻倍。

年紀較輕人士染病死亡的比率無疑較低,美國同期每10萬人口裏18歲以下因病死亡的數字低至0.03;不過,有謂欲速則不達,若然「與病毒共存」的目標是令經濟社會運作復常,不再受到疫情困擾,那麼,如果解封之後反而不得不重新封鎖,則又是否事與願違、甚而適得其反?其實,香港經歷多輪疫情,早就體驗過「先收緊,後放寬,再收緊」的循環,防疫措施翻來覆去一直為人詬病。也莫說,時緊時鬆的過程,勢令更多人死亡、染疫,以及因染疫而患上種種長期後遺症(即所謂long COVID),其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尚待觀察;在香港,專家已建議青少年僅接種一劑疫苗,理由是心肌炎副作用或帶來長期損害。

《經濟學人》編製了「全球復常指數」,旨在透過大數據比較各地復常情況;雜誌明言,政策放寬不直接等於實際復常,賦予了自由與權利不等於人們就會行使,就似香港有人要在未來選舉有票不投、有議席不選。以100代表恢復疫前活動量,截至9月2日即「自由日」後個多月的英國,當地管控無疑最為寬鬆,可是指數只給英國72.1分,在排行榜上僅列22。至於上文提過的新加坡和美國,指數亦分別為66.4和74.1分。反之,唯一一個取得100分以上的地方,則不屬「與病毒共存」、而是一直堅持「清零」──答案就是香港!分數是101.9。毫無疑問,這是受惠於香港抗疫得宜,因而市民真箇「安心出行」,市面運作基本與疫前無異。比較新近宣布「與病毒共存」、在榜上名列第三的丹麥,後者得分亦僅88分。(丹麥政府於9月10日宣布取消所有防疫措施,故上述復常指數尚未反映「與病毒共存」及後續確診與死亡情況。)

美國的CNN早前做了個小專題,標題介紹了5個「與病毒共存」國家,依次乃丹麥、新加坡、泰國、南非、智利(弔詭的是,裏面沒有英國、美國)。文中提到,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原因,大多冀望重振旅業拯救經濟。疫情初期,香港也強調要在保護人民安全與經濟社會運作之間取得平衡;現在,海外國家正愈來愈偏向後者。

問題是,放寬防疫並不等同運作復常。以泰國為例,眾所周知旅遊業對當地有多重要,故當地已急不及待重開旅遊區接納旅客。可是,「全球復常指數」反映,當地航班活躍度僅為疫前不足10%;畢竟,東南亞疫情近期急劇惡化,泰國每日確診人數高逾1萬,加上疫苗普及率低至40%,打齊針者更只約20%,即使當地打開大門,試問旅客又豈敢到訪旅遊?難道不擔心樂極生悲?英國的路面流量,指數顯示曾一度更勝疫前,但隨着當地疫情於6月惡化,相關指數亦從最高逾100分回落至現在80分左右;反之,香港現在則已攀至140分,即比疫前還要暢旺──即使旅客尤其內地客難以來港。

封關窒旅業 更損勞動市場

始終,各國爭相解除封鎖,做法其實可以理解,因為疫情對當地經濟打擊實在太大。口岸封閉,固然對旅遊重鎮構成滅頂風險,對勞動市場的嚴重影響卻往往遭人忽視。

美、英近期通脹高企不下,在量寬常態化下,一般容易歸咎於貨幣政策;不過,經濟基本因素亦會推高通脹。外界初時將經濟問題的焦點,落在庫存不足之上,認為抗疫措施導致許多工廠關門,所以當市面消費力恢復,包括受惠於財政政策刺激,貨品的供不應求便令各類物價飆升。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着禁令取消,擠擁的碼頭卻帶來新挑戰,貨櫃價格急漲既推高了運輸成本,輸入通脹亦水漲船高,而供應鏈不再暢順,也加劇了貨品供不應求問題。輿論多將一切怪罪中國,斥責對疫情「零容忍」政策,甚而因一人確診就全封碼頭,乃造成航運業今日困窘元兇。然而,相關影響是否足以持續那麼久?業界指今年內難望走出困局。再者,彼岸的本地因素,難道又可完全不提、沒有任何影響可言?

英國現在非常缺乏運輸工人,「移民潮」下港人相信知之甚詳。英國公路貨運協會(Road Haulage Association)9月初指出,當地缺少多達10萬名貨車司機,業界已不得不高薪挖角及挽留員工。彭博引述追蹤貨運業情況的Truckstop.com的Market Demand Index(MDI)顯示,美國貨車需求自疫情後迅速攀升,指數由疫前介乎20至30之間,飆至一度突破200的高位。美國勞工部表示,疫下貨運業流失了6%運輸工人,截至7月有多達3.3萬個空缺尚待補充。碼頭缺乏貨車司機,船隻便難卸貨,貨櫃亦難騰空,整條物流鏈都會被卡住,道理實在顯淺不過;美國洛杉磯和長灘的碼頭外海,之所以擠滿等待卸貨的貨船,問題究竟全在中國的碼頭,抑或出在當地的碼頭?

再深究下去,人手短缺正是疫下一大後遺症。因為,英、美等地一直十分依賴外來廉價勞工,尤其英國脫歐後更難依靠東歐輸入工人,所以彼岸政府才急不及待重啟口岸(包括歡迎香港人到來)。其實,勞工短缺不單見諸貨運業,英國的食品行業如農場、肉類加工廠等下欄工種,整個業界目前亦有超過40萬個職位空缺。查英國勞工部數據,當地總就業人口便較疫前大減逾70萬──這影響並沒反映在失業率之上,因外來勞工減少令作為失業率「分母」的勞動人口亦會減少。疫情前,英國每月都發放逾萬個工作簽證,但去年4、5月則因疫情而全面停發,及後發放簽證也持續偏低,直到今年3月數字才更勝疫前,加快引入外來勞工的步伐。相關外來勞工短缺新聞其實不新,早於疫情初期,傳媒也廣泛報道當地不得不因此倒掉多餘牛奶、任由水果腐爛;只不過,現在或受限於怪罪中國的政治宣傳(Propaganda),文宣才不再將本地問題與貨運停滯掛鈎。

要治理當地經濟以至通脹問題,責任明顯不在央行而在政府,解決出路亦不在需求面而在供應面;當地政府的選擇,正是透過「與病毒共存」來重啟經濟及補充外來旅客與人手。成效如何?有沒有副作用?人民是否接受,並了解到箇中後果?以上中期報告誠供大家參考。

西方誠非鐵板一塊,如法國等就選擇另一道路,包括透過收緊「疫苗護照」即「健康碼」的限制來谷針;即使遇上強烈示威反抗,在推高接種率方面卻立竿見影,短短一個月內法國多了1000萬人打針,普及率急增20個百分點至74%,民調顯示多達77%認同「疫苗護照」。

如果說,中國受限輿論壓力而不得不堅持「清零」,一旦改弦易轍就是跪低;同一道理,英、美等國也自我陷入「與病毒共存」的胡同,一旦放棄也令世人貽笑大方。分道揚鑣的兩條道路,到底最終將引領何方,大家仍拭目以待。

 

上一篇為何美國新冠疫情再度爆發

下一篇疫苗生產國必須挺身而出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