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新冠疫苗接種率低 美國或陷最劣境況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2021年1月22日

筆者上文〈新冠主宰今年經濟 疫苗成解封關鍵〉,預期新冠肺炎疫情主宰今年全球經濟發展,若抗疫得宜,經濟將會反彈,否則就會按年收縮。世界銀行也認為今年經濟好壞取決於疫苗是否有效,並預設4種潛在情況。最理想的「上行情況」(upside scenario)是各國迅速地為廣大民眾接種疫苗,讓政府得以放寬抗疫限制,經濟不明朗因素消散,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上揚,增長率飆升5%,但2022年再次走下坡,相關比率放緩至1.7%。

其次是「底線情況」(baseline scenario),隨着接種疫苗計劃啟動,主要經濟體確診個案下跌,政府逐步解封社交距離限制,民眾恢復消費,經濟活動復甦。世銀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2022年為3.8%。若全球確診個案仍然高企,疫苗供應面對樽頸,民眾仍抗拒高接觸服務,經濟活動低迷,將出現「下行情況」(downside scenario)。世銀估計2021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僅升1.6%,2022年增幅為2.5%。

一旦出現最惡劣的「嚴重下行情況」(severe downside scenario),各國抗疫陷於苦戰,疫苗分配進展緩慢,經濟持續放緩,企業財務狀況欠佳,觸發大量違約個案,外界開始關注銀行財政欠穩。世銀警告全球今年持續衰退,出現經濟收縮,預測明年經濟略為反彈,經濟增長率為2%。

世銀認為疫情對發達國家經濟影響最大,因為飽受衝擊的高接觸服務行業是這類國家的經濟支柱之一,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迅速反彈,非洲大部分國家疫情不算嚴峻。筆者研究最新經濟數據,認為「底線情況」及「下行情況」這兩種相對樂觀選項看來不會實現,或有機會跑出最惡劣情況。

不過,政治風險顧問公司GZERO Media分析顯示,各地疫苗接種計劃進度有別。預計疫苗供應充足的經合組織(OECD)成員(例如歐盟、英國及美國)將在2022年1月達到群體免疫,政府決定全面解封;擁有疫苗供應渠道的中等收入國家(譬如巴西、中國、俄羅斯及印度)將於2022年6月達成群體免疫,解除一切限制。

儘管現存疫苗仍能抵禦在英國及南非發現的新變種毒株,部分國家遲遲未達到群體免疫,讓病毒有更多突變機會。而且筆者赫然發現美國疫苗供應低於預期,《華盛頓郵報》上周報道,時任美國衞生部長阿扎爾(Alex Azar)承認,聯邦政府將開始發放原本用於施打第二劑的儲備疫苗。但據報收到疫苗分配計劃簡報的官員透露,庫存根本不存在,特朗普政府早於去年12月底已經釋出這批存貨。

恐步愛爾蘭後塵

《華郵》指出,全美面對疫苗供應短絀,地方政府本來以為供應量將會倍增,結果發現配額不變,增加接種率的希望勢將落空,數以百萬計合資格優先施打的長者及高風險病人未獲注射疫苗。而且只有部分地區政府官員獲悉此事,其他官員仍蒙在鼓裏。

吾友Epsilon Theory網站創辦人亨特(Ben Hunt)近日撰文,文章標題為〈愛爾蘭事件〉(The Ireland Event),談及英國發現的新變種病毒「B117 」肆虐愛爾蘭,導致當地確診個案飆升。亨特相信,美國或在30至45天後步愛爾蘭後塵。一旦新毒株「B117 」在美國擴散,民眾又出現抗疫疲勞,各州病毒繁殖率可能達到2.4至3之間。若美國出現愛爾蘭同等疫情,將引發大災禍。

亨特的文章提醒當局不要忽略年輕一代,安排長者優先注射疫苗之餘,也要為較年輕的長期病患者施打,因為科學證明,糖尿病、癡肥、免疫系統失調等共生病症(comorbidity)推高感染者的死亡率。而且筆者預測,若美國發生「愛爾蘭事件」,美國甚至全球勢面臨「嚴重下行情況」,所以疫苗接種計劃必須全速進行。否則各國將要收緊封城措施,進一步打擊經濟,摧毀小企業,拖慢復甦步伐。

復甦路舉步維艱

儘管疫苗接種計劃進度未如預期,但筆者仍相信到今年較後時間,美國將慢慢逐步重回正軌。只是疫苗存有未知數,例如科學家仍未確定疫苗有效期有多長,假如接種後免疫期只得1年,全球將面對更大挑戰。很多經濟專家預期到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將會強勢復甦。但筆者覺得這些專家的預測太過樂觀,他們預測出錯的機率達60%至70%。筆者真心希望專家是神算子,但超過15萬間小企業已經結業,老闆由頭開始絕非易事。

即使外界預期解封後釋出所謂被抑壓的需求(pent-up demand),認為人人毋須再面對封城限制,將會盡情花費。但筆者估計就算疫情結束,民眾也不會頻頻出外旅遊,投資者還宜謹慎行事。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上一篇環球復甦現苗頭 新興市場勢跑贏

下一篇拜登上場 憧憬經濟新氣象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