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我們會否「與病毒共存」?

李道|

2021年8月31日

愈來愈多地方選擇「與病毒共存」,因而也愈來愈多人質疑應否繼續堅持「清零」。由香港到內地,究竟會否改弦易轍?並且幾時依從大潮?

無奈下策 誰想癩痢

必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何選擇「與病毒共存」?理由大致分開推、拉兩層。一是現時在西方大流行的變種病毒Delta,縱然傳播力比原來病毒高,但重病率及死亡率卻降低了,尤其對已接種疫苗人士而言,故坊間已開始以「疫情流感化」稱之,因病毒殺傷力減而毋須過度緊張。由此引伸出第二個原因,在兩相權衡下,西方覺得重啟經濟、重啟生活,以及重啟自由,都是非常重要,既然病毒威脅今不如昔,「與『弱病毒』共存」概無不可。

首先,Delta是否變弱了?初步看來的確如是。不過,即使變弱了,卻不等於病毒威脅不再。以美國為例,8月以來每日新增確診均高企10多萬宗,與去年末疫情相若的時期相比,當時單日死亡人數曾逾4000人,現在數字則減至約莫1000人,可見死亡情況明顯改善。同樣Delta肆虐的英國,最近每日染疫人數雖重新攀至3萬多,惟死亡人數則維持在100人左右,與去年同一疫情時的日死400人亦相距很遠。毫無疑問,這是拜疫苗普及功勞所賜,疫苗有效保障了人們的性命安全。

中港成功 毋須躺平

然而,與美國每年流感死亡人數相比,新冠病毒的死亡率還是遠遠偏高。官方數字顯示,過去十年當地年均因流感死亡的人數為3.6萬,倘若美國今輪新冠疫情持續不變,按現時每日造成千人死亡簡單計算,則一年下來死亡數字將達36.5萬,即是流感的10倍!英國方面,單計英格蘭和威爾斯於2018年和2019年分別有1223人和1598人因流感而死,對比新近七天日均逾100人死於新冠病毒,則一年死於疫情者將為流感數字的2倍至3倍。試問,豈能夠以「疫情流感化」視之?須澄清是,Delta致死率或非特別高,但若更易令人感染,則死亡人數就會倍化,兩者必須結合一起計算方成。

進一步言,犧牲數萬及數十萬計的人命,去成全其他人的復常、自由,又是否一個合情合理的決定?抑或是,應該盡全力避免不必要的死傷,以致秉持「一宗都嫌多」的標準?這可能是個道德兩難的問題,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損人利己」必然有違道德,這非死多少人、死什麼人的兩難,而是有無人死、應否避免人死的簡單抉擇。若問港人,在重拾不戴口罩的自由,與冒上自己及身邊人患病風險之間,相信絕大多數均選擇前者。

其實,所謂「與病毒並存」,毫無疑問不是上上之策。上策的標準裏,無論如何不應包括有人死亡。「與病毒並存」誠非一個理想決定,最多只是服膺現實的等而下之的中策,甚至是迫於無奈的下策。畢竟,有頭髮誰想做癩痢,上策不成才會退求其次;現在西方正是患上癩痢,才不得不索性剃光頭。西方看待大麻、槍支之類,固然多少出於自由考慮,但如果它們不是泛濫成災,以致監管無從,當地又豈會放寬處理到今日地步?收緊槍管又豈會一直事與願違?

過往的抗疫模範生澳洲,近日也宣布「與病毒共存」;究竟這是理想的選擇,抑或是對現實的屈服?自去年9月底至今年6月底,澳洲在長約9個月時間裏,每日確診宗數絕大部分時間均維持在十多廿宗的低雙位數;可惜,近月情況急轉直下,最新數字更升穿了1000宗的高位,即使實施嚴厲封城也無濟於事。不禁要問:如果澳洲真箇樂於「與病毒共存」,為何不是遭病毒攻陷前宣布,而是到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後才毅然決定?

由香港到內地,都非常有效地隔絕病毒,於此「清零」基礎上,誠無需要居然棄守撤兵「與病毒共存」。同一道理,試問我們有必要中門大開「與槍械、毒品共存」嗎?

先機陷阱 勝負標準

毋須出此下策的原因,除現實狀況外,還包括形而上的考量。現時有兩種思維正在角力:一方認為,中國抗疫比西方好,故中國模式比民主模式優勝;另一方則指出,死抱「清零」無助解封經濟,「與病毒共存」方為未來出路。因此,中國倘要證明自己一套行得通,堅持「清零」實屬必須,否則最後失守轉採西方一套,則是形同敗陣云云──無疑,這乃西方所設輿論陷阱,狡猾地佔了「與病毒共存」的「先機」,即使先從「清零」落敗的是西方。

其實,西方一直在疫情輿論戰上「搬龍門」,變更所謂的好壞及勝負標準。先是批評中國的封城及健康碼等抗疫措施,後來卻竟大模廝樣效法跟從,甚至推行更強硬的強制打針,未打針者不能進餐廳、坐公交等。之後又批評中國輸出疫苗是搞疫苗外交,現時則在本國接種率抵達樽頸難再上攀,一邊無視世衞反對推進國內第三針、一邊在接濟貧國方面與中國鬥快鬥多。於此基礎上,西方起初也訕笑中國疫苗接種起步較慢、自顧不暇,惟當中國打針速度後來居上,最新突破了20億劑次,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接種率更超80%,輿論遂「搬龍門」不再糾結打針進度,轉而高舉「清零」不及「與病毒共存」才是「務實」,認為中國必因策略失誤在疫情戰下跑輸西方……

平情而論,疫情勝負標準到底是啥?死亡人數肯定是其中之一。不過,西方制定的幾個指標,如彭博的「全球防疫韌性排名(Covid Resilience Ranking)」及《經濟學人》的「全球復原指數(Global Normalcy Index)」,均居然沒將此包括在內,其中美國更在前者名列榜首。

另一毋須簡單複雜化的標準,乃是經濟增長步伐。OECD早前一份經濟前景報告便指出,中國人均GDP僅花0.5年時間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美國則要花上1.5年,英國更需2.5年,復甦進度高下立見。中國近期提倡雙循環,即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般理解的初衷是應對「新冷戰」風險,但於疫情之下,國內循環卻兼可減輕對外依賴,尤其中國對海外旅客的依存度不似西方高,國民無法外遊還反而有利內需消費,這亦解釋了中國為何並不急於重啟口岸,包括毋須似西方不惜犧牲人民性命來盡早重啟經濟。

「清零」必敗?關鍵是……

接下來的問題是,在Delta肆虐下,「清零」策略能否長遠持續?我們會否真箇被「看死」,到底要步上「與病毒共存」的後塵?除澳洲模範生外,毗鄰的紐西蘭最近亦遭Delta攻陷,這個過去半年來一直本地「清零」的島國,最新每日確診數字就急升至約百宗,就連當地政府都不諱言指「清零」恐難達成。

事實上,Delta病毒也一度竄入中國,導致本土病例上升至逾百宗,全國一半省份都錄確診個案,總共有超過1200人染疫。可是,在嚴厲的封城措施,特別是有效執行「全民檢測」下,美國的CNN也承認「中國可能成為全球首個成功控制Delta疫情的國家」。換言之,中國不似澳紐之類,沒向Delta俯首稱臣,亦無因此宣布「與病毒共存」,而是繼續成功貫徹「清零」目標。

全民檢測無疑是有效抗疫辦法,弔詭的是為何西方卻一直對此嗤之以鼻,沒如健康碼般照搬仿效,就連香港都無法執行?單靠疫苗,由美英到以色列的實例已顯示,此招不能完全降服Delta疫情,愈來愈多專家還質疑,世人已不能指望建立所謂免疫屏障,打針目標只能退而追求「護己」而非「護人」,包括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果如是,為何除中國外的主流意見,依舊一味高舉疫苗,而沒重視全民檢測?是否因為其他地方難以全民檢測,即沒有中國的強大執行力,就索性對此有效選項視而不見、避而不談?為何當強制打針都祭出來了,全民檢測卻始終被束之高閣?不管如何,這可能是輿論導向及人類歷史上,我們難以戰勝疫情的重大誤點,並恐會造成無數人不幸枉死……

內地有條件「清零」,香港呢?如前所述,我們沒有全民檢測這個政策工具,最多只能小規模地封區及實施小區強檢。迄今為止,香港現行的「外防輸入」和「內防擴散」措施依舊收效,過去雖多次錄得Delta患者進入社區,但幸好病毒均無廣泛傳開──須強調是,當中不少患者已打齊針。可見,有鑑疫苗有效性降低,還原基本乃是沒辦法的辦法,但亦可能是仍然奏效的好辦法。

當然,打針始終比不打針好,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但受累於變種病毒推陳出新,我們誠難百分百依賴疫苗,而更重要是,抗疫策略恐怕要回歸起點,即好像疫情初期般,以緩兵之計來爭取時間研發更有效的疫苗。在相關疫苗尚未面世,及未肯定第三針能否有效抵抗Delta病毒之前,我們絕對不能半點放鬆,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基本抗疫招數還是不能撤銷,包括已打針者亦然,疫苗接種率升至80%也如是。

進一步言,一旦Delta病毒不幸在港擴散,確診個案分布於全港多區,屆時全民檢測必是不能抹煞的選項,此乃大家必須理解的客觀狀況。盡最大努力可守則守,到了守無可守階段,「與病毒共存」才應作為我們最終選項──到時候,這已不是什麼選項了,而是必須接受的現實,情況就如西方一般。

怎樣避免與病毒共存

世上能夠維持「清零」的地方,堪稱絕無僅有,香港有幸成為其中之一。現在,大概是西方應該學習我們,而非我們反過來學習西方。唯西方至上、唯西方是對,以及西方所行道路必然正確,甚而中國所行道路必然錯誤,凡此種種罔顧事實的偏見,無疑好應修正。

說到底,與其問我們會否「與病毒共存」,不如問我們願否「與病毒共存」,或更直接問「你願否讓病毒進入身體」;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大家便要思考並爭取,「我們怎樣避免與病毒共存」。

上一篇投資全球疫苗就是承認共同命運

下一篇疫病衰退速復元 鮑公加息留一手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