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虛擬聖誕節

高天佑| 新聞點評

2020年12月16日

世界各地疫情持續爆發,倫敦已升至最高警戒級別,變相再度封城(lockdown),德國更宣布全國lockdown直到下月10日,紐約市長白思豪亦考慮再次全市封鎖,意味西方世界很可能迎來第一次「虛擬聖誕節」,就連聖誕老人也兼職做「網購速遞員」。事實上,西方經濟體的網購滲透率相較於中國仍屬偏低,尚有很大提升空間。

中國科網巨擘近日因併購問題招致反壟斷罰款,原來宗教也有「併購」活動。話說耶穌在2020年前誕生於伯利恒,但確實出生日期一直成疑,直到公元3世紀,羅馬教會為了吸納密特拉教(Mithraism)教徒,敲定在該教節慶的同一天(12月25日)慶祝耶穌誕生。如今聖誕節已成為世俗節日,很多非教徒,甚至其他宗教信仰者都會在這一天循例過節,對於消費行業更是一年一度盛宴。

封城限聚打亂慶祝活動

話說「聖誕老人」(Santa Claus)也是「併購」而來的,其原型為北歐宗教的戰鬥之神奧丁(Odin),傳說他會在每年冬至,從每家每戶的煙囪投擲禮物給小孩子。同樣在公元3世紀,羅馬教會為跟其他宗教競爭,既宣揚教義,也要提供甜頭(有點像現今科網巨擘補貼吸客),所以當時的Sanctus Nicolaus主教借用奧丁「人物設定」,包括模仿其大鬍子形象,每年聖誕節從煙囪給小孩派禮物。

Sanctus Nicolaus「模仿」之餘也有「微創新」,例如聖誕老人的紅袍紅帽,其實是當時的主教服飾。及至1930年代,美國商人大肆把聖誕老人形象用於廣告宣傳,逐漸令「聖誕」和「禮物」兩個概念緊密掛鈎,不但小孩子每年熱切期待,成年親友也在這一日互贈禮物,而「大贏家」當然是一眾零售企業。

不過今年在世紀新冠疫情下,歐美多國的封城措施料將延續至聖誕節(本港「限聚令」據估計未必趕及聖誕前放寬),去教堂望彌撒、唱聖詩、出街食聖誕大餐、親朋歡敍等活動休矣,逛公司買禮物看來也別想了。

作為商業社會,美國特別多「節日」,好似上月26日「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源自北美農民慶祝豐收)及翌日「黑色星期五」(由shop.org於2005年始創,主打減價促銷),據調查機構Adobe Analytics統計,美國全國網絡銷售額分別按年大升21.5%和21.6%,達到51億與90億美元,反映不少人轉移上網購物。

然而,比起中國今年雙11網購節,單是阿里巴巴(09988)(包括淘寶和天貓)一家巨頭的網絡銷售額就達到4982億元人民幣(約761億美元),美國該兩節日的網購額(51億和90億美元)顯得小巫見大巫,特別是美國目前仍屬「GDP第一大國」。

美網購滲透率有待提升

這並不代表「美國網購很落後」,畢竟Amazon和eBay早自九十年代中期已經冒起,只不過中國憑着「後發優勢」特別先進而已。例如美國是一個「汽車國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私家車,習慣每逢周末駕車去大型購物中心,一次過採購大批物品,然後放進車尾箱運回家,所以網購對於他們並非必要。反觀在中國,一來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都很嫻熟使用智能手機,二來中小城市及鄉鎮缺乏優質、大型零售集中地,網購帶來的價值無可比擬。

可是在疫情下,不少美國人(尤其中老年人)今年被迫嘗試網購(就像香港人「被迫」用外賣App及本地電商服務),在初嘗滋味、衝破心理關口之後,即便未必會上癮,不一定日後不再去逛公司,但至少將較為接受這種玩意,並懂得上網格價;尤其日後電商偶爾提供優惠時,對他們的吸引力相信會很大。

疫後經濟有兩點可以確定,一是實體辦公、實體零售、實體娛樂、實體社交不會從此消失,將在很大程度上恢復常態;第二點是「數碼化加速」確實曾經發生,會顯著促進遙距辦公/學習、Omni Channel全渠道零售、O2O服務之普及步伐。

世界衞生組織(WHO)衞生緊急專案技術主管Maria Van Kerkhove昨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她最近跟聖誕老人傾過偈,證實對方具有新冠肺炎免疫力,可以照常巡迴世界各地派禮物,只是需要保持社交距離。誰都知道這位WHO專員純屬講笑,惟這亦反映聖誕節、聖誕老人在人們心中有幾重要。畢竟從傳統角度看,撇除消費主義渲染,聖誕節象徵的是愛與希望,正是全球在世紀疫情下最需要的信念。

借助科技力量,今年可繼續歡度聖誕節,只不過望彌撒和唱聖詩靠Zoom進行,聖誕大餐就要用外賣App,而「聖誕老人」隨時化身為Amazon、UPS或順豐速遞員;至於最佳禮物,或許是有效、安全、可負擔及供應充裕的疫苗。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上一篇疫苗功效「無信不立」

下一篇疫下滿布灰犀牛 投資回報難復往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