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美抗疫限制頻改 小企業倒下

John Mauldin| 前沿思考

2020年7月27日

政客常說小企業對經濟非常重要,數以百萬計小企業聘請大量員工,整體僱員數目多於常見報的大企業,對經濟發展十分關鍵。惟在危機下,小企業最易受損,這正是新冠肺炎重創經濟的原因之一。

《紐約時報》一篇文章道盡疫情下小企業老闆的悲哀,得州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t)在6月26日宣布基於確診個案飆升,再次下令封城。在該州經營卡拉OK俱樂部的拉金(Mick Larkin)為迎接周末旺市,早已花費1000美元為員工添置保護裝備,向顧客提供消毒用品,並補充新鮮的食材。他一聽到阿博特的公布,覺得受夠了,與生意拍檔把新買的食材及用品丟入垃圾桶,然後關門大吉。

拉金錯在業務性質必須人群聚集,讓顧客盡情吃喝玩樂,屬病毒傳播溫床。他撒手不幹,決定關店的老闆亦大有人在。

《紐時》指出,地方政府頻頻更改抗疫限制,讓眾多小企業無所適從。即使地方官員大派定心丸,部分老闆仍然憂慮疫情,忍心結束經營。《紐時》再以在加州海灘開設燒烤場的戈登(Gabriel Gordon)為例,他一看餐廳防疫指引,發現廚房員工難以達到社交距離規定,決定即時結業。

以上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數以萬計小企業原本創造職位,促進地區經濟,並非經營不善,卻遇上倒閉命運。《紐時》報道,點評網站Yelp估計疫情下約6.6萬美國小企業倒閉;哈佛大學研究推斷逾11萬小企業結業。

疫情反彈 樂觀情緒速消退

小企業紛紛倒下,應否全歸咎於政府封城?芝加哥大學貝克爾.弗里德曼經濟研究所(Becker Friedman Institute)利用流動數據,統計在3月1日至5月10日間,全美225萬間店舖的客流量,結果發現政府下達封城令前數周,客流量早已急跌。換言之,企業經營慘淡,問題在於顧客無意消費,並非政府實施抗疫限制。

然而,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發表報告,對前景持樂觀態度,指出6月NFIB小企業信心指數大幅上升,老闆看好營銷前景,預計未來數月經營環境改善。可是NFIB的數據於上月蒐集,當時部分美國州份疫情開始反彈,阿博特在6月26日強制酒吧暫時停業,其他抗疫措施本月陸續出台,NFIB小企業信心指數的樂觀情緒迅速消退。

醫療專家警告可能出現第二波疫情,消費者或繼續留家避疫,只購買必需品或改用網購。即使僅一小撮人改變消費模式,足以重創小企業,醞釀第二波經濟危機。

理論上,就算經濟危機湧至,殺傷力理應有限。華府迅速回應,國會在3月通過《新冠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CARES Act),當中薪酬保障計劃(PPP)向中小企提供緊急貸款,紓緩支付僱員薪酬的壓力,確保陷入困境的企業能在疫情下幸存,毋須為此裁員。

可惜PPP並非靈丹妙藥,第一輪貸款很快耗盡,而且當局對企業使用PPP貸款方式設置諸多限制,對捱貴租的企業幫助不大。雖然政府開始放寬相關限制,很多企業已經拋白毛巾投降,決定結業或裁員,而且選擇放棄的企業愈來愈多。

大型企業在疫情下也陷入苦戰,RIA Advisors首席策略師羅伯特斯(Lance Roberts) 指出,美國政府收取的企業所得稅淨稅收按年銳減92%,反映繳稅最多的大企業用盡法子削減開支,波及唇齒相依的小企業。

停額外失業補助 壓抑消費

Mish Talk專欄作家夏洛克(Mike Shedlock)分析最新美國失業數據,發現美國續領失業救濟人數逐漸下滑,截至7月11日,領取人數近1733.8萬人;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一度減少,過去數周無升跌,截至7月11日,申領人數約1300萬人,看來勞工市場終現曙光。但把兩個數目相加,顯示勞工市場仍未擺脫陰霾。

夏洛克形容美國就業情況改善僅是海市蜃樓,美國自4月推出聯邦疫情大流行失業援助計劃(Pandemic Unemployment Assistance,簡稱PUA),申領人數不斷增加,截至6月27日,申領人數近1428.3萬。推算美國未來兩周再有140萬工人失業,絕非癡人說夢。

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估計美國勞動人口超過1.57億,當中包括兼職工人。部分兼職僱員不符合資格申領州政府或聯邦政府失業保險金,若僅統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全職僱員,意味最佳情況下美國失業率近20%;加入被裁的兼職僱員,則比率升至近23%。失去生計,失業大軍普遍勒緊肚皮過苦日子。

研究公司Quill Intelligence行政總裁布斯(Danielle DiMartino Booth)指出,如果美國聯邦政府發放的每周額外600美元失業補助,在7月底期限屆滿,國會可能拒絕延長有關補助,最低入息組別或許拒絕消費。

布斯表示,美國收入最高的40%人口使費佔全美整體開支達61%,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約42%,一旦他們失去消費意欲,美國經濟將陷於停頓。根據截至7月8日的數據,美國高收入人士整體開支按年下挫10.8%,最低收入人士僅跌1.9%。

摩根大通調查抗疫紓困方案如何影響消費,發現美國在職人士整體開支下滑10%,反而同期失業人士支出大增10%,看來受惠於每周額外失業補助。可是一旦失業人士未能準時收到失業救濟金,隨即開支銳減20%。布斯指出,摩根大通的研究證明,若果額外失業補助計劃未獲延長,勢必即時壓抑消費意欲。身為餐廳老闆,眼見7月2日數據顯示全美餐廳訂位率按年暴跌49.8%,訂位網站OpenTable比率狂瀉64%,心都涼了一截。加上得州等州份再度封城,預料未來數周業務無法扭轉乾坤,生意反彈的希望頓時幻滅。

所以布斯預計額外失業補助計劃勢必至少延長到11月大選前,問題在於政府難以負擔年年向國民派錢。目前美國政府欠債26.5萬億美元,預料2021年債務攀升至30萬億美元。

Hoisington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分析師亨特(Lacy Hunt)及霍尹辛頓(Van Hoisington)合撰的季度回顧與展望,指出四大因素影響經濟發展、未來長期陷入低通脹或低通縮困局,預料經濟表現欠佳、失業率高企,相信經過多年才能回復2019年的周期經濟盛世,出現「V」形復甦簡直異想天開。

負債纍纍 「V」形復甦難見

亨特與霍尹辛頓解釋四大因素。

首先,破天荒全球超過九成國家同步經濟收縮,難以互相合作捨長補短,亦未有國家能擔當領頭羊,帶領全球走出困局。

此外,目前全球貿易額暴跌,各國卻繼續設立重重貿易堡壘,鬥搶競爭優勢。雪上加霜的是各國債務沉重,眾多私人企業負債纍纍,疫情加劇欠債問題,債務佔GDP比例創新高。

若這種錯配資源情況持續,在欠缺生產資源下,勢將拖累未來經濟發展。最後今年全球人均GDP錄得自1945年來最大年度跌幅,疫情摧毀經濟,導致收入倒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復元。

聯儲局抗疫救市,啟動「二級市場企業信貸計劃」(SMCCF)買入企業債券,意味受惠的上市企業只需發行債券,就可以低成本借入資金。此舉讓本應壽終正寢的「殭屍企業」得以苟延殘喘,筆者姑且稱之為「非創造性保護」(noncreative protection),違反奧地利政治經濟學家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提出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

根據熊彼德理論,小企業冒起或新科技面世,提供更佳服務,搶走大企業生意,甚至消滅強大對手,此舉推動經濟發展,顧客亦從中受惠。所以當局幫助企業擺脫破產困境,對經濟及顧客不一定是好事。不過,這次情況有別,疫情對經濟造成史無前例的損害,聯儲局出手拯救大企業,避免鬧出裁員潮,也未嘗不可。筆者僅希望聯儲局此招可一不可再,始終違反自然定律或「創造性破壞」,大多沒有好結果。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團隊的Mauldin Economics,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內容由《信報》翻譯。

 

上一篇抗疫第一

下一篇世衞憂轉季無阻肺疫蔓延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