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李鄭屋幼兒學校 為屋邨小孩帶來高質教育

林艷虹| 幼小學府

2021年10月7日

「一般課時是早上8點至黃昏6點,家長如有需要,可延至晚上8點。」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李鄭屋幼兒學校蘇媛媛校長表示,作為一所「長全日制」幼兒學校,學生留校時間特別長,因此充滿愛、安全及互動的環境,非常重要。

近年學校致力推行蒙特梭利教學,添置蒙特梭利教具,校舍採用大自然色調,配合木傢俬和教具,明亮和諧,舒適潔淨。蘇校長認為每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各有專長,希望屋邨小孩可享有高質教具及環境設備,引發學習動機,發展潛能,健康快樂成長。

「小朋友的學習應該是Learning by doing,所以我們一向強調兒童的生活體驗和生命素質培育,課程主要分為單元主題及專題研習,配合多元活動,誘發小朋友學習興趣、建構知識及發展學習技能。」蘇校長指,單元教學是由淺入深、由近至遠、由個人延展到社區,讓小朋友循序漸進地學習。

「疫情前,小朋友有很多戶外學習體驗,包括參觀科學館和藝術館、到沙灘遊玩。小朋友喜歡在沙灘玩沙,感受大自然,過程中給他們任務,例如用桶裝水回來,人人表現不同,有的小心翼翼,水桶是滿的;有的很心急,邊走邊潑出水,透過經驗學習、觀察別人進行反思。」

老師出國培訓

至於專題研習,在幼兒教育界相當普遍,主要從小朋友的興趣出發,誘導他們探索事物,培養分析、組織及表達能力。「譬如老師構思鞋的專題活動,先讓小朋友認識鞋的種類,原來有水鞋、皮鞋、高跟鞋等,學好語文之後,便融入科學探究,測試不同鞋的防水程度,再延伸至表達能力,要小朋友訪問家人何謂舒服的鞋、不同場合穿什麼鞋等,進行跨學科學習。」

蘇校長每年按照太平洋區幼兒教育研究學會(香港)制定的幼兒學習環境評量表進行自我評估,這是國際認可的指標,有助提升校園環境及老師素質,為屋邨小孩提供優質幼兒教育,近年更積極推行蒙特梭利教學法,師資培訓少不了。

一同受訪的藍嘉怡主任,是該校其中一位獲辦學團體資助、完成美國及台灣「國際蒙特梭利」雙碩士課程的教員,到過台灣、美國的蒙特梭利學校考察,汲取專業知識,協助學校將課室打造成標準的蒙特梭利教室,分為感官、日常生活自理、數學、語文、藝術、文化幾個區域。

藍主任表示,蒙特梭利教學提出三大尊重:尊重環境、自己和他人,所以小朋友來到蒙特梭利教室,會變得寧靜專注。她解釋:「小朋友於蒙特梭利教室的活動稱為『工作』,老師和家長學會放手讓小朋友嘗試,其中包括切香蕉、刨青瓜和蘿蔔皮等,學習生活技能。小朋友安靜、專心工作,不妨礙他人,使用完的教具自行放回原位,從中學習保持環境潔淨,孕育責任心。」

非物質生日會

蘇校長坦言,起初不敢讓小朋友接觸玻璃、瓷器用具,不過老師進修後,發現外國很多小孩早就學習使用各類用具。「於是我們在安全環境和指導下,放手讓小朋友嘗試,小朋友表現良好,十分珍惜教具,從未打破過任何一樣東西。」

藍主任補充,小朋友透過「自理工作」包括在校園戶外區清洗衣物和毛巾,有助訓練大小肌肉,為小朋友建立寫前準備。「PN班小朋友尚年幼,主要是倒豆及排序等簡單活動,訓練專注力及手眼協調。」

此外,蒙特梭利提倡三段式教學法,分別是「命名、辨認、回憶」,藍主任以龜的身體結構為例說明:第一階段命名(Naming)是給物件賦予準備的名稱或概念,老師準備龜的圖片,介紹和讀出龜各部位名稱,與小朋友一起認字,例如頭、手腳、背等;第二階段辨認(Recognizing),老師運用不同指令如「請指着龜的背」,然後幼兒需找出並指着背部,透過陪孩子練習,加深他們的記憶,分辨學過的物件名稱或概念;第三階段記憶(Recall),老師不會再把龜的身體部位名稱說出來,而是指着圖片請小朋友說出物體的名稱或概念。

蘇校長認同,三段式教學法幫助小朋友輕鬆吸收知識和建立概念。蒙特梭利教學另一特色是讓小朋友以多感官方式,建立聽、說、寫、讀能力,鞏固語文基礎,她介紹:「語文區有兩個教具,一是砂字板,幫小朋友辨認和感受字型結構。另一個是幾何嵌板,通過視覺和觸覺的共同作用,協助幼兒認識各種多邊圖形,同時訓練手眼協調能力,增強筆觸力道、手部肌肉的控制力,作為書寫前的預備。」

在蒙特梭利教學下,小朋友的生日會與別不同。藍主任說:「現今小孩物質豐富,我們鼓勵小朋友和家人自製成長小冊子,分享由超聲波胎兒到出生、每個年歲的照片和經歷,在學校進行簡單隆重慶典,小朋友拿着地球裝置,圍着太陽裝置走一圈,代表長大一歲。」

根據過去經驗,小朋友反應雀躍,就算沒有生日蛋糕、禮物,也很開心。「最後為他們送上小蛋糕,回家與家人分享,感謝父母養育之恩。」蘇校長微笑說。

創意藝術教育也是該校重視的一環,蘇校長最深刻的是過往與家長、小朋友參觀藝術館,當時館長邀請大家畫出雲、樹和屋,那一幕她歷歷在目:「大人的作品幾乎倒模一樣,小朋友則創意無限,所以藝術教育應從小推動,培養他們的多角度思維。疫情下少了對外參觀,但學校邀請不同藝術家,如手撕紙藝達人敏叔(李昇敏)來校示範。以往高班舉行藝術展,今年採用網上聯校藝術展覽。」

兩年前,該校於環境運動委員會主辦的「第17屆香港綠色學校獎」比賽中,榮獲幼兒學校組「家長對環保活動的參與性」評審範疇之「最傑出表現獎」。蘇校長強調,學校持續推行綠色環保教育,例如教小朋友包素菜餃子、將水果皮變成酵素和顏料、鼓勵使用舊毛巾做毛巾操,灌輸環保意識。

有住家飯味道

蘇校長服務該校逾12年,由於校舍位於李鄭屋邨信義樓平台,每天傍晚傳來「住家飯」味道,讓她有「在校如在家」感覺。她笑着說:「屋邨學校充滿人情味,家長之間見面交流密切,互相關懷,記得疫情期間有位懷孕家長,丈夫在外地工作,其他家長知道後二話不說幫忙她布置家居,解決生活所需。」校長室靠近學校門口,蘇校長常與小朋友、家長接觸傾談。「10年前未有社工,起初我擔當社工角色,很多時會聆聽家長心事,教家長處理小朋友情緒及行為問題,給予支持力量。每年開學總有小朋友在門口哭喊,我會張開手給他們抱抱,只要讓小朋友感受到愛,對學校信任,自然乖乖入來。」

蘇校長形容,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是小朋友成長的工程師,協助孩子打好學習根基,將來積極面對社會。她最深刻的是學生中有三兄弟,性格頑皮,令媽媽承受巨大壓力,經老師悉心教導,大哥升上高班時已很懂事,不但協助媽媽做家務、買菜,還幫弟弟拿書包。「只要提供正確方法,正面欣賞小朋友,讓他們知道沒有被忽視,而且有肩負責任的能力,小孩才有轉變和進步。」

另一對姊弟同樣叫蘇校長難忘:「姐姐讀書成績好,弟弟則學習遲緩,家長很擔憂。我們與家長溝通,將小朋友比喻為老爺車,行得慢可以看盡沿途風光,鼓勵家長凡事正面看待,相信小朋友能力,後來弟弟在運動表現出色。」

蘇校長特別分享兩本兒童繪本,一是《安的種子》,講述老師父將3顆珍貴蓮花種子交到3個徒弟手中,有人急着把種子埋在雪地,希望自己第一個種出蓮花來;有人忙着挑選花盆和看書學習種植方法,對種子呵護備至;名叫「安」的弟子把種子收藏,如常工作和生活,直到春天才種下種子,並獲得收成。

另一本《小鱷魚,最怕水》提到小鱷魚不敢游泳,常被同伴嘲笑,最後發現小鱷魚是一條飛龍,會噴火和飛天。「兩個故事帶來很大啟發,大人不妨思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有否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而不是過於急切地揠苗助長。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天份,我們要按小朋友特質,幫他們找出潛藏的才能,適時栽種才會有成果。」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李鄭屋幼兒學校

學校類型:非牟利、創校年份:1977年

學生性別:男女、校長:蘇媛媛女士

教學團隊:34人、學制:全日制

教學語言:中文、英文、普通話

宗教:基督教

網址: http://www.hkcschild.edu.hk/lcuns/

 

撰文: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禮賢會學校培育品學兼優愛心小孩

下一篇荃灣聖母幼稚園 遊戲×戲劇 孕育好學孩子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