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Garden House奉行華德福教育 不讀書不寫字 以大自然教化

林艷虹| 幼小學府

2021年11月4日

位於清水灣的Garden House Waldorf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下稱Garden House),感覺像住家多於學校,小朋友常做手工、縫紉、種菜、烹調、打掃,聽老師講故事,唱兒歌玩遊戲,7歲前不學寫字,鼓勵他們接觸大自然,去郊野公園、沙灘和露營。

創辦人兼幼稚園及小學校長彭潔玲(Cannie)致力推行華德福教育,她坦言:「傳統幼稚園學生能認字200個,我們的學生不讀書寫字,但升上小一,學習速度超快,有人由不識字在短短幾個月考得全班第一。而且不少前來參觀的人都驚訝,學生上課那麼專注,不用老師操心,好magic!」

彭校長笑說當中magic在於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與平日生活的地方近似,學習自然投入和進步,正如Garden House校舍設計以反璞歸真為原則,光潔明亮,到處皆有木製家具和小盆栽點綴。

她回想昔日讀幼稚園,環境灰暗,自己坐前排,每次不聽話就被老師用木間尺打手板。「(體罰)那個年代好普遍,不過我成長環境開心,家中六兄弟姊妹,我最年幼,深受家人寵愛。當年我5歲讀幼稚園,沒有幼兒班、親子班,所以無想到女兒3歲就要讀書,直到身邊朋友緊張問我為女兒報讀什麼學校,我才去找,最難忘第一天返學,校長帶女兒入課室,叫我回家。關閘後聽到女兒喊,而我在閘門後面喊。」

彭校長大部分家人在教育界工作,讓她對女兒選校有要求,後來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外籍家長創立playgroup,並開辦提倡大自然教育的幼兒學校,女兒在該校讀書,再轉讀私校。她後來接觸到華德福教育,2008年創辦Garden House。

華德福教育是一百多年前由奧地利科學家兼哲學家Rudolf Steiner創立,強調不要求孩子學得快,而是身心靈整合,提倡兒童頭(思考)、心(情感)、手(意志)的全面教育,以遊戲和藝術作教學媒介,鼓勵兒童的參與和自我表達。

她解釋:「Steiner提出華德福教學法將兒童的成長分成3個階段,以7年為一單位。0至7歲為身體發展階段,幼兒不是用頭腦記憶,而是以全身各種感知系統來認識世界,因此早期教育注重手(意志),專注實踐和進行手工活動。7至14歲為生理起變化階段,注重心(情感),發展學生的藝術才能和社會技能,培育創新和分析理解能力;14至21歲為成為全人階段,注重頭(思考),發展批判思維和培育理想。

兒童在合作中學習

香港主流教育制度以考試為核心,追求學術成績,老師負責灌輸知識,要求學生守規矩,上課坐定,小朋友舉手答對問題才獲讚賞,令她反思。「將來社會被AI取代,需要更多藝術創意和自由學習。」

混齡班是華德福教學的一個特色,根據幼兒的發展進行分組,目標是在最大限度地發揮智力潛力,增強幼兒的信心、語言和行為技能。Garden House分為2歲半至3歲半班,以及3歲半至7歲混齡班,以英語教學,第二語言是普通話。

她表示傳統學習的課堂環境,很多時造成同學之間的比較,成績成為孩子們的唯一目標,他們少了一起擁抱旅程,忘記學習時要玩得開心。「歐洲很多國家使用混齡班,孩子經常互動、協調,很少爭吵;反觀香港很多同班同齡的學生,常有爭執和比較。混齡班減低同年齡孩子無形競爭,讓較年長的孩子有機會實踐知識及幫助年幼的同學,同時為年幼的孩子提供正面的仿效對象。」

在混齡班,孩子變得更加合作,在課程和活動中一起學習去照顧自己和不同年齡的人。「例如縫紉,有些小朋友(暫時)未做到複雜圖案,便告訴他們將來會做到。這裏不會說最好、最差,學校根據小朋友一年的發展作評估報告。」

她相信幼兒教學是by doing,由老師示範,小朋友在模仿環境中學習。「譬如孩子必上烹飪課,在切水果、把水果分類的過程中,孩子無形中在學習數理、分門別類和有條理地做事,同時訓練手眼協調。活動後一人派一條毛巾,用來抹枱,學習自理能力。」

沙灘露營感受自然

此外,華德福教育認為有想像力才有創造力,自然環境、天然素材可以刺激孩子的感知力與想像力。Garden House位處西貢區的銀線灣沙灘旁,逢周三定為外遊日,小朋友回到學校,放下書包便跟老師去海灘、郊野公園或自家農場學習。

「小朋友花一個早上到沙灘玩,沿途上落180級樓梯,除非天氣惡劣,否則下雨天也會穿水鞋、雨衣出外。因為活動量多,有助大肌肉發展,而且小朋友一定要出汗才能增強免疫力。最特別是4歲起可參加兩日一夜露營,在營地進行不同活動、拾木頭,夜晚點火燒烤,然後觀星、夜行、講故事等,非常開心。」

疫情爆發時,她感謝教學團隊努力準備手工材料及故事道具給小朋友,不停拍教學影片上載,讓家長和小朋友在家進行親子學習。疫情緩和後,彭校長和老師繼續帶小朋友到戶外探索。

「COVID-19期間,許多家庭大部分時間留在室內或一個狹小空間,缺乏運動和跟自然聯繫。自然界有一些神奇東西,你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但你內心深處感覺到大自然給我們力量,使我們充滿正能量。因此我們設計多一些郊遊和運動,更多時間在野外,讓孩子重新與大自然連接,身體強壯了,體驗和感受豐富了再學知識,學得更快、更輕鬆。」

 

華德福教師的其中一個技能是懂得「閱讀」學生的需求,並能規劃、開展和評估教學活動,通過教導,激發小朋友的熱情、好奇心和快樂。Garden House也要求教師有抱負,「老師以滲透着藝術的方式,為學生在任何學科中發展豐富多樣化的靈魂生活。他們會考慮到自己與學生的關係及對每個孩子學習和發展的影響。」

她難忘一個兩歲男孩,由最初抗拒吃水果和茶點,慢慢改變,主動學習,今年已13歲,在國際學校考全級第一,不但小提琴演奏出色,亦在冰球項目代表香港比賽。「這類動靜皆宜、各方面平衡的學生,正是華德福教育想孕育的人。」

曾有外籍夫婦在柬埔寨領養小朋友,入讀該校,但小孩有暴力傾向,有次他坐在課室門口,彭校長路過,他忽然拿起椅子掉向她。「嚇我一跳,可能見我驚惶,他獨自走到一角站着,像困籠般懲罰自己。我們不想放棄他,所以教學團隊努力幫他,小朋友感受到愛,態度開始變,不用一個月便嘗試與小朋友玩、幫手摺毛巾,後來入讀國際學校,成績不錯,是很大鼓舞。」

家長幫手清潔掃地

Garden House起初的學生全是德國人,現時本地與外籍學生各佔一半,除了西貢區,遠至九龍塘、荃灣、元朗等的學生都有。「近年,愈來愈多本地家長想要這類教育,可能疫情留家時間長,開始反思孩子是否需要更大學習空間,不再是傳統教育,而是在大自然人性化地學習,所以吸引一班喜歡另類教學的家長。」

她強調華德福教育不只是老師教小朋友,而是學校與家庭齊心培育。「校內小花園正是家長合作髹漆,並以回收木材打造而成。家長進入playgroup前,老師給他們清潔工具,要他們掃地、抹枱,以身作則帶動小朋友學習。」該校現有3000方呎農場,種花種菜,還養了魚和小白兔等,培育小孩照顧小動物的責任心和愛心。彭校長稱將來增設小學,農場將擴充到10000方呎。收生方面,她表示毋須面試,主要與家長傾談:「老師由媽媽懷孕開始,了解小朋友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飲食作息習慣,因為全都會影響一個小朋友的身心發展。」不少學生升讀本地國際學校,或往海外升學,也有學生入主流學校如瑪利曼小學、德望小學。

 

 

撰文:林艷虹

[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荃灣聖母幼稚園 遊戲×戲劇 孕育好學孩子

下一篇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重視資優教育 培育明日領袖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